【原创】一家中小企业是如何成为全球氧化铝界“顶流”的?


来源:中国粉体网   安振华

[导读]  这一句话,足以让它成为全球氧化铝界的“顶流”

中国粉体网讯  在全球高纯氧化铝实力企业榜单中,有一家企业常常和老大住友化学并列在一起。和住友化学完全不同,住友化学背靠的是一家大集团公司,该集团历史悠久、业务涵盖了矿产、化工、重工、建筑、电气、金融、商贸等众多板块,且旗下多家公司达到世界500强规模,因此在媒体上的曝光率也是相当高,名声响亮,可谓是全球高纯氧化铝界的“顶流”。

然而,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家企业,无论是在小日本还是在我们国内,几乎从来没有一家媒体精准地报道过它的理念和历史。除了它的名字——大明化学以外,我们好像一无所知了。

查阅资料无果之后,我只能再次回到它的官方网站上,试图找到一点能体现它真实实力的蛛丝马迹。突然,有一句话在我眼前一亮!


“公司的真正目的是为了人,
利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


这是大明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的社长武井淳在致欢迎辞中的一句话。

1946年,大明化学成立,起初是从当地开采的白土中生产硫酸铝,但是到了1951年,由于日本工业标准委员会(JISC)的规定,白土的使用受到限制,他们决定只好改用进口原料,并继续开展业务,以示对雇员的就业和福利的重视。




作出这一决定,大明化学的社长总结其背后的理念就是“公司的真正目的是为了人,利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而且,他特别强调:自始至终,大明化学一直秉承“不混淆目的和手段”的理念,坚持注重稳定增长和可持续性而不是快速增长的管理政策,并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

“人是目的。”

17年前,当我在帝都学院路丁11号念哲学时,德国哲学家康德(1724~1804年)的这个结论,就曾经给当时幽暗的心灵投下了一束烛光。而今在一家日本小企业的官网上再次看到这句话时,我仍能感受其中振聋发聩的力量。

在种种目的的秩序中,人(以及每一个理性存在者)就是目的自身,也就是说,人永远不能被某个人(甚至不被上帝)仅仅当做手段来使用,而不同时自身就是目的,因此,我们人格中的人性对我们自己来说必然是神圣的,这是从现在起自行得出的结论,因为人是道德法则的主体,从而是那种就自身而言神圣的、一般来说某种东西只是因为它并且与它相一致才能够被称为神圣的东西的主体。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


在康德的同一本著作里,还有另外一句同样有份量且被后世更广为传颂的话:

有两样东西,越是经常而持久地对它们进行反复思考,它们就越是使心灵充满常新而日益增长的惊赞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人是目的”到底作何解释?中国企业家、海尔创始人张瑞敏,看上去似乎对康德的这一结论深有体悟。

西方企业有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就是股东第一,但我觉得这个理论有问题。股东第一永远不应该是目标,而应该是结果。如果能把员工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企业就一定能为股东创造利益。但如果把股东放在前面,把员工放在后面,那就有问题了。我还是用康德那句话来解释:人是目的,而不是工具。很多企业往往把人当成工具了。在现有的这种企业模式下,人更多的是工具,而不是目的。

我现在的探索,其实是彻底把人解放,让每个人都成为创业者。就像德国哲学家康德所说的:“人是目的,不是工具。”我们要把每一个人都变成能够体现自己价值的人。让每个人都得到尊严,就是我们的目的。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人是目的,不是工具。”但要把人变成目的而不是工具,真的非常难。我觉得全世界的人,不管是美国人还是中国人,人性都一样。全世界的企业都一样,如果不能像康德说的“把人视为目的而不是工具”,就很难靠管理制度来改变“大企业病”这个难题。

——张瑞敏《永恒的活火》



相比日本住友那样拥有几百年历史的大财团,大明化学距今成立仅有78年,其员工总数也仅有200来人,主营业务也远没有那么多元化,业绩增速也没有那么惊人,然而它始终秉承“人是目的不是手段”的理念,让每一位员工得到尊严、让每一个人成为体现自己价值的人,就像他们官网上宣示的那样——


“虽然这棵树长得很慢,但根是牢固的;
年轮虽然小,但长得很结实。”


大明化学于1946年作为水处理剂(絮凝剂)的专业制造商开始生产硫酸铝,一直至今。

硫酸铝作为净水剂被加入水中时,会与水中的碱性成分反应,形成氢氧化铝聚合物。由于这种胶体聚合物在中性附近具有正电荷,它中和水中携带相反电荷的悬浮物(粘土、有机物、藻类等),形成所谓的絮凝物。这种絮凝物还吸附微粒的混浊物质,使其变大、变重并沉降。这正是它被用作城市供水和下水道、工业用水和工业废水的净水剂(絮凝剂)的原因。

为了实施品质管理和标准化,1961年大明化学作为工业标准化和品质管理实施优良工厂获得通产大臣奖,1964年到1996年连续17次被指定为中小企业合理化示范工厂,持续稳定生产良品。

近年来,随着水处理剂和水处理设备的功能的改进,水处理技术取得了迅速的进步。另一方面,随着工业结构和生活环境的变化,废水的用途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在水处理剂的功能和经济性以及安全性方面更加先进。

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大明化学在多年的丰富经验和技术基础上,提供各种等级的水处理剂,包括具有优异絮凝功能的无机聚合物絮凝剂、聚合物絮凝剂和重金属固定剂等。

其中,无机聚合物絮凝剂聚氯化铝(PAC),由于与传统的絮凝剂硫酸铝等相比,在原水的处理中具有更优越的使用性能,用量更少,絮凝体成形更大,沉降时间更短,适宜水的投加范围更宽广,处理后水中残留铝更低,水处理成本更经济,因而迅速取代了传统的絮凝剂用于原水处理。

20世纪60年代聚氯化铝在日本首先实现商品化生产,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聚氯化铝在前苏联、欧洲和美国等国的应用得到了迅速发展。而在我国,20世纪70年代,有成都、兰州、上海、汉口、烟台和哈尔滨等10多个自来水公司相继改用聚氯化铝对原水进行净化处理,20世纪80年代进一步得到推广,到了20世纪90年代,我国县以上的自来水公司约有70%用上了聚氯化铝。

自1966年起,大明化学开始生产这种新的净水剂聚氯化铝至今。大明化学社长在致辞中特别点名了这个产品的意义:“大明化学在制药、化妆品、精细陶瓷和土壤改良剂等领域创造了独特的新产品,包括具有代表性的净水剂聚氯化铝,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充分利用企业的特性,
开发能够为地球环境和社会生活做出贡献的特殊优秀产品”


1963年,大明化学生产出了合成宝石用高纯硫酸铝铵和陶瓷用高纯氧化铝,历经数十年的成长现已成为全球高纯氧化铝界的“顶流”。当初为何要切入高纯氧化铝领域?我猜测,一方面与它起家的产品硫酸铝密切相关,属于产品链上的延伸,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可能就缘于高纯氧化铝本身属于能“为地球环境和社会生活做出贡献的特殊产品”。结合了企业的初心和特殊专业技艺,做高纯氧化铝也就有了其必然性。



大明化学以其特色的铝化合物合成技术制备的“Tymicron”品牌高纯氧化铝粉体,具有低温烧结的特性,可以在1250~1300℃的温度下烧结形成致密的结构。远低于通常的烧结温度,因此能够大大节约能源。



大明化学还应用其超细氧化铝粉体技术,开发出更精细的α-氧化铝粉,即以往所没有的超微粒子60~100 nm粒径可控的高纯度氧化铝,应用于高强度耐磨陶瓷、透光陶瓷等。



此外,大明化学还通过独创的造粒技术,开发了一种比传统氧化铝球更小直径(最小的为0.1 mm)和更好耐磨性的氧化铝珠。由于α-氧化铝的精细和均匀的晶体组织,它具有极高的耐磨性,不易破裂,并实现了令人惊讶的长寿命。其耐磨性是商业氧化锆珠的数倍。与氧化锆相比,它的比重轻,约为2/3,可以减少被粉碎的物料的污染和损坏。同时,放射性同位素如U和Th的含量也很低,因此也适用于不喜欢辐射的应用。



“我们致力于环境保护和员工发展,
并致力于成为一个值得社会信赖的公司。


相比互联网、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高科技,材料是一类更能体现“人性”的产品,毕竟我们人类本身也是一种“材料”。中国粉体材料怎样才能做强、做持久?关键恐怕还是要先在“根”上下功夫。要想枝繁叶茂、开花结果,怎能离开“根”?


当用了国产粉体原料后,生产出一堆陶瓷废品时;

当用了国产氧化铝研磨珠后,工厂里很快堆满了碎珠子时;

当同样的国产材料比进口材料价格便宜一半,仍没人敢用国产材料时;

当国内打工人自比“牛马”时

……

这真的只是技术不过关、分散性稳定性一致性不够好的原因吗?那一堆堆的残次品、碎珠子,会不会是我们对“人性”认知的映射?

最后,依然需要声明,本文是中国粉体网读者安振华的个人观点,与供职单位无关。同时,我也绝不是在为日本企业及其产品在做广告。我相信,市场最终必定会选择“有人性”的产品,而我们中国人一定可以做出来这样的产品。

为等到那一天,我们应该好好吃饭、睡觉和锻炼身体。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平安)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

推荐10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