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粉体网讯 先进陶瓷材料具有高强度、高硬度、耐高温、耐化学腐蚀、耐磨损和较低的密度、热膨胀低等优异的性能,已在航天航空、能源、机械、汽车、化工、冶金等领域中将其置于重要地位。然而,陶瓷的室温脆性(低温更脆)问题导致陶瓷材料的可靠性低。因此,增韧一直是陶瓷材料研究的核心内容,也是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之一。
高压烧结碳化硼陶瓷塑性温度更低,出现塑性之前保持高强度
近日,傅正义院士团队季伟副研究员在高性能特种陶瓷研究方面取得创新性进展,该团队提出一种通过高压低温烧结技术(1800°C,80MPa),构建化学计量失衡晶界来提升陶瓷塑性的新策略。该工作以碳化硼陶瓷为例,通过高压烧结诱导晶界发生显著非化学计量变化,使其塑性变形温度较传统烧结样品降低了200℃,中-低温塑性获得大幅提高,且在塑性发生之前保持高强度。该策略有望为高性能特种陶瓷在更广泛的温度范围内满足应用要求提供新方法。
该成果以“Contribution of boundary non-stoichiometry to the lower-temperature plasticity in high-pressure sintered boron carbide”为题,于8月21日在线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2023, 14, 4889)。
季伟,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湖北省青拔。2017年博士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师从傅正义院士。2015-2016年在牛津大学学习。主要从事高性能特种陶瓷材料研究,已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授权专利15项,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多项;获省部级科技一等奖2项、美国陶瓷学会Ross Coffin Purdy 奖、工程陶瓷全球青年科学家奖、武汉理工大学青年教师十大科技进展;兼任国家高起点期刊Interdiscip. Mater.助理主编、J. Adv. Ceram.青年编委。
信息来源:武汉理工大学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山川)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