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碳酸钙在降解塑料中的应用


来源:中国粉体网   昧光

[导读]  12月5~6日,第二届全国碳酸钙产业高值化发展交流大会——张华“纳米碳酸钙在降解塑料中的应用”报告

中国粉体网讯 当我们走进超市,手上都提着印有“全生物降解”字样的购物袋时,生物降解材料也会走进千家万户,它的时代也将正式来临。全生物降解新材料具备强度高、水溶性好、环保性、卫生性、抗静电性、气体阻隔性、高透光性、耐油及耐化学药品、可印刷性、热封性等十大性能优势,具备全方位替代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应用价值。

 

全生物降解购物袋 图源:苏州新闻网

 

1发展全生物降解材料势在必行

 

可降解塑料种类繁多,根据塑料降解程度的不同,生物基可降解塑料分为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和不完全生物降解塑料。现阶段该领域研究的重点主要包括:PLA(聚乳酸)、PHA(聚羟基烷酸酯)、PBS(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AT(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CL(聚己内酯)等。

 

据介绍,全生物降解材料生产过程中不会产生污染,还可随着生产流程的不断推进萃取出多种微量元素。使用废弃后,在自然的土壤条件下,能被自然界的生物酶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做到零残留、零污染,从源头上缓解“白色污染”问题。据统计,全生物降解新材料替代一次性塑料用品及薄膜包装产品,在全球有2.2亿吨的市场空间,这有助于实现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础的循环经济模式,有望为中国实现低碳减排、2030年碳达峰做出贡献。

 

2发展全生物降解材料产业必除“拦路虎”

 

目前,全生物降解材料产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产品成本/售价高和产品力学性能缺陷问题。产品价格方面,相较于传统PE、PP塑料6000~7000元/吨,PLA的价格高达2-3万元/吨,PBAT的价格一般在2~2.5万左右,高出数倍的价格,只会让市场和用户望而却步。产品性能方面,如PLA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拉伸弹性模量,但硬度高、韧性较差等缺陷就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

 

3全生物降解材料与碳酸钙共混改性

 

生物基可降解塑料的改性主要有化学改性、生物改性和物理改性三种改性方法。其中,物理改性是指通过选择不同的共混组分、调整组分之间配比、利用溶液或熔融法制成有效共混物,进而对共混物的热力学性能进行改善。

 

与无机填料共混,是PLA改性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一方面,碳酸钙可以明显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另一方面,碳酸钙填充量大,增容效果明显,能有效降低成本;最后,碳酸钙是绿色无机矿物填料,化学性质稳定,短期内可被自然环境消纳,钙离子对部分降解过程还有促进作用,是全生物降解材料理想的填充/改性材料。Islam MS等研究了碳酸钙(CaCO3)纳米粒子和壳聚糖(CS)含量对PLA/CS/CaCO3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CaCO3促进了PLA与CS的融合,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等力学性能都有了明显提高。

 

4纳米碳酸钙在全生物降解材料中应用技术及成果

 

经过近几年发展,生物基可降解塑料无论是在合成工艺、改性方法和处理措施上均有了显著进步,但依旧存在一定技术壁垒。以纳米碳酸钙填充/改性全生物降解材料为例,提高填充率,针对性实施改性、根据产品调控钙粉指标等,仍是专业度较高实用技术,生产活动中若要运用这一门技术,还需要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的支撑。

 

近期,粉体网主办的“第二届全国碳酸钙产业高值化发展交流大会”将在河南·南阳举行,届时江西势通钙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华将在大会上做“纳米碳酸钙在降解塑料中的应用”主题报告,以全生物降解材料应用为背景,讲解纳米碳酸钙生产、改性、应用技术,一对一解答参会者的疑问,大家共同学习、交流。

 

专家介绍

 

 

张华,男,研究生学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江西势通钙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江西省纳米碳酸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碳酸钙分会专家组专家。

 

主要从事纳米碳酸钙产品的研发,生产及经营,2019年评为江西省优秀青年企业家;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授权国家专利20多项,承担10多项省市重大重点科研项目,获国家级奖项1项,省部级奖项10多项;是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江西省百人远航工程人选,庐陵英才D类人选,吉安市“双百计划”高层次人才,永丰县十佳创新创业人才,湖南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厦门理工学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昧光)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

推荐3

作者:昧光

总阅读量:9522065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