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粉体网讯 随着科技的发展,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已经成功应用于发电设施,使得产能形式更加丰富。但是,这些可再生能源受天气环境影响,具有间歇不连续、波动性较大等缺点,恶化了配电网的电能质量和可靠性。因此,需要在可再生能源系统中配备储能设备,将可再生能源电力转换成可储存的能源,然后以可控的方式部署到电网中,根据不断变化的电网需求,对电力进行一致的、即时的供应。储能设备能够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对电能的“调峰填谷”,充分发挥可再生能源的优势。
目前,不同的储能设备根据适用性要求,在各自的领域已得到应用。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副秘书长陈永翀认为,“安全是电化学储能首要因素,电化学储能的规模发展需要‘三好学生’,未来具有‘高安全、低成本和易回收’特性的储能专用电池将会获得大规模应用”。
钒电池以安全、超长循环次数、可回收等特性成为电化学储能新风向,其非凡的发展潜力吸引了资本市场的目光。
钒电池储能系统(图源:格瑞帕洛孚)
钒电池工作原理
钒电池由Skyllas-Kazacos等在1985年提出,结构上主要由电解液、电极、选择性质子交换膜、双极板和集流体组成,结构示意图见下图。
钒电池结构示意图(图源:罗丽娟等,《综合能源服务用钒电池储能》)
钒电池利用VO2+/VO2+、V2+/V3+两对氧化还原电堆的钒离子溶液作为正极和负极的活性物质,分别储存在各自的电解液储罐中。对电池进行充/放电时,电解液通过泵的作用,由外部储液罐分别循环流经电池的正极室和负极室,并在电极表面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实现对电池的充/放电。
充电时,正负极电解液伴随着外部电流进入电堆,钒离子价态发生改变(负极钒离子价态由三价转变成二价,正极钒离子由四价转变成五价),正负极之间的电势差增大,外部电能转换为化学能储存起来。
放电时,所储存的化学能通过相反的反应在电堆里转换为电能释放出来。储能电量的多少取决于电解液的体积和浓度,电解液的浓度越高、体积越大,储存的电能越多。放电所带负载的大小由电堆功率决定,电堆功率越大,充电越多,放电所带最大负载也越大。
钒电池特点
(1)配置灵活。钒电池设计灵活,功率和容量独立设计。电池的输出功率由电堆大小决定,增加单电池数量和有效面积,即可增加电堆功率;电池的容量大小由电解液的量决定,增加电解液的体积和浓度,即可增加电池容量;可根据各种应用场所和领域的负载大小进行功率和容量的调节。
(2)循环寿命长。循环次数≥13000次以上,使用寿命可达20年以上。
(3)安全性高。系统在常温下运行,无爆炸、起火等危险,备有防漏装置,避免发生电解液泄漏。
(4)深充深放。系统深充深放不会对电池性能造成影响,系统放电深度(DOD)≥90%。在快速、大电流密度下充放电,不会对电池造成损伤。
(5)环境友好。电解液均为液体,能无限次循环使用,且电解液可回收利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电堆材料中电极采用炭/石墨毡,双极板大多采用石墨或碳材料,报废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其他材料多为高分子材料,可回收利用。
但是,目前钒电池的发展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如能量密度低,成本居高不下,行业仍处在示范到商业化的前期,供应链不成熟,市场仍处在开发阶段。
钒电池发展优势
(1)资源方面
钒具有天然的耐腐蚀性,能在碱、酸和盐溶液中稳定存在,其常伴生或共生存在于钛磁铁矿、磷矿、煤矸石、铝土矿、油页岩、闪锌矿、玫瑰铅矿和铜矿等60多种矿物中,极少以单一矿物存在。在这些矿物中,钒的含量一般低于2%。
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球钒金属储量6300万吨,其中钒矿金属钒储量(已认定的钒资源中符合当前采掘和生产要求的部分)约为2217万吨。其中,中国钒矿储量约950万吨,占比39%,位居第一;2~4位的澳大利亚、俄罗斯和南非储量占比分别为25%、21%和15%。
产量方面,2021年全球钒产量10.7万金属吨,中国产量为7.3万吨,占比68%,资源可完全自给;俄罗斯、南非和巴西的产量占比分别为18%、8%和6%。
2021年全球探明钒资源分布情况(单位:万吨)(图源:魏甲明等,《全钒液流电池技术研究进展》)
(2)政策方面
2021年7月,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和国家能源局发布《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提出要坚持储能技术多元化,实现液流电池等长时储能技术进入商业化发展初期;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实现液流电池等长时储能技术进入商业化发展初期。
2022年3月,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印发《“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文件中要求形成技术示范、加大液流电池等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力度,最终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和2060年的碳中和的双碳政策目标。
2022年6月,国家能源局发布《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2022年版)(征求意见稿)》,提出“中大型电化学储能电站不得选用三元锂电池、钠硫电池,不宜选用梯次利用动力电池”。该项政策,为钒电池的应用打开了想象空间。
钒电池发展前景
国际权威咨询机构麦肯锡将储能技术定位为影响未来世界发展的12项颠覆性技术之一。国际能源署(IEA)预计,到2050年全球储能市场规模将达数万亿美元。钒电池储能系统随着新能源和储能的大规模应用而不断发展和进步,市场潜力和市场份额进一步的提升。
研究机构EVTank近日发布的《中国钒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2年)》显示,2022年国内大量的钒电池储能项目开工建设,预计全年新增装机量将达到0.6GW;2025年钒电池新增规模将达到2.3GW;2030年新增规模将达到4.5GW,届时,钒电池储能项目累计装机量将达到24GW。
英国IDTechEx公司报告认为,面向储能市场的钒液流电池到2031年前后或将在装机容量上超过锂离子电池。
钒电池企业布局
在政策推动和技术进步双重作用下,钒电池脱颖而出,成为近期市场资金竞相追捧的“香饽饽”,多家上市公司早已布局,抢占未来赛道。
(1)攀钢钒钛
攀钢钒钛在2021年钒业务营收达45亿元,占总营收1/3。同年,该公司收购“西昌钒制品”来扩大钒制品产能,并同大连博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谋划布局钒电池产业链。虽然该公司很早就开始生产钒电池电解液,不过目前尚未涉足钒电池业务。
(2)中核钛白
中核钛白今年7月初发布公告称,公司与伟力得签署了《全钒液流电池储能全产业链》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出资设立甘肃泽通伟力得钒材料有限公司,共同推进钒矿资源的开发、钒电解液的制造及相关配套产业的项目落地。合资公司将通过控制钒矿来源,以及应用尖端技术将低品位的钒原料进行提取,从而降低钒电解液价格。
(3)龙佰集团
龙佰集团表示,旗下的电池材料研究所有进行钒电池相关的研究,不过未进入量产阶段。目前,公司有一条产能800吨/年的废酸提取五氧化二钒产线,此外,全资子公司龙佰四川矿冶有限公司拟25亿元投资建设钒钛铁精矿碱性球团湿法工艺年产3万吨V2O5创新示范工程。该项目的投资有利于公司充分利用攀枝花钒钛磁铁矿中的钒资源,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同时,公司电池材料研究所正在进行钒电池技术研发,储备相关技术,未来公司将根据钒电池市场情况,积极推动钒电池材料产业化。
(4)上海电气
上海电气钒电池业务已有10年基础,最早的研发团队创立于2011年,相关产线于2020年建成。目前,其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列产品,已经完成了从研发设计、平台测试,到生产制造和规模化应用的“三步走”。上海电气方面表示,其目前有3GW的钒电池订单在手,汕头已建成的零碳园区储能项目使用的即为公司生产的钒电池。并且,公司在钒电池相关知识产权领域也具备一定竞争优势。
(5)河钢股份
河钢股份目前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钒电解液用高纯氧化钒、全钒液流电池电解液技术,并建成1000吨/年高纯钒产线、1000吨/年钒电解液产线,产品质量得到国内外顶级钒电池厂家的认证,并应用于部分光伏—钒储能系统。
(6)海德股份
今年4月份,海德股份与中钒储能和中国科技签署《全钒液流储能电池产业开发合作协议》,拟共同出资设立全钒液流储能电池产业开发公司,推进钒电解液生产、全钒液储能电站建设等全钒液流储能电池产业项目开发。
参考来源:
1、曲大为等,《钒氧化还原流电池技术综述》
2、陈宇宁等,《钒电池用两性离子交换膜的研究进展》
3、魏甲明等,《全钒液流电池技术研究进展》
4、罗丽娟等,《综合能源服务用钒电池储能》
5、吴优等,《2020年全球钒工业发展报告》
6、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钒电池成储能赛道新风口》
7、中国经营报,《钒电池“异军突起” 跨越式增长前景可期?》
8、中国证券报,《钒电池产业迎来发展机遇期》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长安)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