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了解硬碳的改性方法


来源:中国粉体网   文正

[导读]  研究人员使用表面处理、活化、复合化、元素掺杂等方式对硬碳负极材料进行改性,优化硬碳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中国粉体网讯  硬碳材料因其比容量高、成本低和环境友好等优点,被视为具有一定前景的负极材料。但硬碳材料也存在不足之处,比如首圈库伦效率相对较低以及容量衰减较快等,特别是首圈库伦效率低,限制了硬碳负极材料的实际应用。为此,研究人员使用表面处理、活化、复合化、元素掺杂等方式对硬碳负极材料进行改性,优化硬碳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1、表面改性


有研究人员使用石墨烯包覆硬碳作为负极材料。复合材料使比容量略高于硬碳,并且有较高导电性,倍率性能明显增大。当充放电倍率为1/20,1/5,1,2和5C时,容量分别为500,400,290,250,和200mAh/g,并且具有良好的可逆性。这是由于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有效降低了负极材料阻抗,电子传输阻力减小,欧姆极化减弱,减小了循环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大电流充放电性能提高。


石墨烯包覆硬碳负极材料结构表征



石墨烯包覆硬碳负极材料性能测试

(a)CV曲线(b)倍率性能(c)循环性能(d)Nyquist图


引入表面含氧官能团可以提供额外的活性中心和缺陷,尤其是羰基和羧基的引入会提高电子迁移率,表现出优异的倍率性能。因此,也有研究者通过超声混酸氧化法对硬碳进行表面改性,在其表面引入含氧官能团,进而提高硬碳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2、活化


有研究者通过碱处理活化硬碳,获得较大比表面积,容量提升。复合材料比表面积1580m2/g,层间距0.344nm(石墨比表面积3.43m2/g,层间距0.335nm)。倍率为0.1C下,放电容量700mAh/g,1C下,放电容量350mAh/g。经活化处理的硬碳材料往往具有更多的孔隙结构,并且以中孔微孔居多,可有效提高材料的容量。


3、预锂化


预锂化的方法可以提高硬碳负极材料的首次库伦效率。硬碳材料由于孔隙结构复杂等原因,部分锂离子不能进行可逆循环,并且由于硬碳的比表面积较大,在形成SEI层时消耗的锂离子也多于石墨材料,因此,硬碳负极的首圈库伦效率较低。通过预锂化的方式,可减小循环过程中对正极材料储存锂离子的消耗,从而达到提高首圈库伦效率的目的。


预锂化过程及电池装配示意图


4、预处理


通过适当的预处理,可以增强硬碳材料的结构顺序,减少一些不可逆的缺陷,丰富孔隙结构增强锂离子的储存能力。预碳化和水热预处理可以有效的提高硬碳材料的结构有序度。将木材前驱体预碳化24h后,硬碳材料的产率从24.8%提高到30%,组装成的锂离子电池首圈库伦效率可达到81%。拉曼光谱分析显示,经过预碳化后的硬碳材料拥有更多的sp2键,表明结构更加有序。预碳化后的硬碳材料具有更多的石墨区域且石墨片层尺寸更大,比表面积更小,因此可以提高其电化学性能。许多研究者将蔗糖和葡萄糖水热处理后,获得电化学性能更好的硬碳负极材料。


5、复合化


通过与石墨化碳材料复合也是提高性能的一种方法,这样可以提高硬碳负极材料的电子电导率,降低比表面积等。有研究表明,石墨、软碳、氧化石墨烯(rGO)、碳纳米管等和硬碳负极材料复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其电化学性能。将硬碳负极材料和石墨复合在一起,可以缓解副反应的产生,提高了硬碳负极材料的首圈库伦效率。


6、元素掺杂


通过杂原子掺杂可以改善硬碳负极材料的表面和官能团功能化。有研究发现B、N、O、P和S原子掺杂具有多种功能,例如改变硬碳体相电子结构,增强材料导电性,引入更多的可逆性缺陷和锂离子反应活性位点,增加石墨层间距等,这些可以提高硬碳负极材料的比容量,同时也会提高其倍率性能。其中,氮掺杂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有研究者使用生物质虾壳碳化制备氮掺杂的硬碳材料,获得较大容量和稳定的循环性能。比表面积1271m2/g,电流密度为0.1A/g及0.5A/g时,放电容量分别为1507和1014mAh/g电流密度0.5A/g,循环5000圈后,容量保持率99.4%。较大的比表面积提供了更多的活性位点,因而容量有明显提高。


除了氮掺杂外,磷掺杂硬碳负极材料近几年来也受到了很大的关注。有研究表明,碳中的P-O键可以提高硬碳负极材料的首圈库伦效率、比容量和倍率性能,研究制备的P掺杂硬碳负极材料在0.1A/g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00圈后可逆比容量为566mAh/g。


参考来源:

1、梁振浪.硬碳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2、王赫等.锂离子电容器硬碳负极材料的表面改性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3、李梦璐.锂离子电池硬碳负极的改性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文正)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

推荐14

作者:文正

总阅读量:4050289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