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制新能源电池材料,官轮辉直面经济主战场


来源:中国粉体网   青黎

[导读]  官轮辉,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究员,他表示,《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将“重点研究高效二次电池材料及关键技术,发展高效能源转换与储能材料体系”列为前沿技术,他正抓紧研究针对下一代电池的新能源材料,“如果按照现有的材料体系,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已经到了极限;下一代电池体系与材料若走向实用化,电池的能量密度会更大、续航里程会更高。”

中国粉体网讯  2007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刚起步,新能源电池材料研究正兴起。官轮辉,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究员,他表示,《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将“重点研究高效二次电池材料及关键技术,发展高效能源转换与储能材料体系”列为前沿技术,他正抓紧研究针对下一代电池的新能源材料,“如果按照现有的材料体系,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已经到了极限;下一代电池体系与材料若走向实用化,电池的能量密度会更大、续航里程会更高。”


官轮辉所做的工作并非“看现在”,而是“谋未来”。他的课题组正在筛选有用的材料,为下一代新能源电池做准备。




个人简介:


官轮辉,1978年7月生,研究员,课题组长。2001年7月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获材料化学学士学位;2006年7月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导师顾镇南教授,施祖进教授);2006年10月起,任研究员;2007年8月到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工作,任纳米材料研究室课题组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2年入选中组部首批“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 


主要研究方向: 


1.    高质量纳米碳材料(碳纳米管,纳米角,石墨烯)的合成与结构设计及组装。 

2.    纳米碳复合材料在锂离子电池及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主要研究成果: 


长期从事碳纳米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合成并纯化得到宏观量级,纯度在95%以上的单壁碳纳米管。合成了世界上最小的单壁碳纳米管,并对其精细结构进行了表征。对富勒烯填充的单壁碳纳米管(富勒烯纳米豆荚)进行掺杂:在钾掺杂的纳米豆荚中,利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首次观测到钾的掺杂位置及价态,已在国内外包括《美国化学会志》(JACS)、《纳米快报》(NanoLetters)、《物理评论快报》(PRL)等科学期刊上发表责任作者论文30余篇。 


研究历程:


从2007年,官轮辉来到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组建碳纳米材料研究小组,开展石墨烯基碳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其在能量转换与存储中的应用基础研究。他坦言,要筛选出好的的电池材料并不容易,可能在实验室应用得不错,但走到企业应用还有一段路,“从技术到产品,再到商品,需要长时间的积累。”


官轮辉曾在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在日本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官轮辉说,日本的科研人员给他留下颇深的印象,“尤其是一些知名的科研院所,做起事来不着急,围绕长期目标,扎扎实实做深、做透。”


2013年,官轮辉到福建省南平市科技局挂职,当了两年的南平市科技局副局长,对科技产业有了不同角度的了解与领悟:要以应用为导向,“打开门”来做基础研究。


他指出,科研成果转化不是太顺畅,有些是因为科学家和企业要找到关注的契合点不太容易,比如,企业希望两三年内出成果,但对科研院所而言,两年更多是工艺的摸索,科研少说也要5到10年,若是前沿研究,时间就更长。


何以破题?官轮辉认为,要把双方的利益点连接起来,科学家立足将科研往前推,企业要解决实际问题,政府部门可以成为二者结合的纽带。比如,科研院所通过与企业合作,逐步建立信任感,再瞄准一些短期可以出成效的实际课题,与企业联合申请政府项目。


在新能源材料领域,官轮辉认为,中国无论是高端科研论文还是电池企业发展,都已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关于未来,他说自己原来较多关注发表前沿科技论文,接下来更希望做一些接地气的事情,让自己的科研能更多地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


参考来源:

中国新闻网、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官网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青黎)


推荐7

作者:青黎

总阅读量:6509794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