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数说粉体 | 三元正极材料市场规模超230亿元,负极材料突破100亿元,红利期过去了吗?


来源:中国粉体网   墨玉

[导读]  在锂离子电池中,尤其是车用动力电池成本结构中,材料成本占比接近75%。而材料成本中,正极材料占比达到41%,负极材料占比12%,两者占了电池材料成本的半壁江山。所以锂电池正负极材料市场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中国粉体网讯  在锂离子电池中,尤其是车用动力电池成本结构中,材料成本占比接近75%。而材料成本中,正极材料占比达到41%,负极材料占比12%,两者占了电池材料成本的半壁江山。所以锂电池正负极材料市场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数据来源: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


2018年三元正极材料市场规模已达230亿元,2019年有望突破300亿元大关


正极材料的好坏直接决定了锂电池各种性能指标,如能量密度性能、比功率、温度适用范围及安全性能等等。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正极材料为三元正极材料和磷酸铁锂材料。三元正极材料因能量密度高、电压平台高、振实密度高等优点成为越来越多动力电池生产商的选择。


2019年中国锂电正极材料出货量40.4万吨,同比增长32.5%。其中,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19.2万吨,同比增幅40.7%;磷酸铁锂材料出货量8.8万吨,同比增长29.3%;钴酸锂材料出货量6.62万吨;锰酸锂材料出货量5.7万吨。三元正极材料的出货量占到正极材料出货量的47.5%。


2014-2018年中国三元正极材料市场规模(单位:亿元)



从2015年开始三元正极材料的市场规模以不低于50%的增长率在增长,2017年增长率甚至达到115%。称2017年是三元正极材料的“爆发之年”也不为过。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NCM三元正极材料的市场规模达230亿元,同比增长33.72%,增速放缓,如果保守估计,2019年保持与2018年相同的增长率,那么2019年三元正极材料市场规模将突破300亿元大关。目前应用最多的是NCM523,随着NCM811技术的完善,三元正极材料的市场将进一步扩大,未来市场规模还会继续扩大。


负极材料突破100亿元


负极材料是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作为锂离子和电子的载体,起着能量的储存与释放的作用。负极材料最主要使用的是石墨化碳材料,其中天然石墨、人造石墨都有了较大规模的产业化应用;同时新型硅碳复合材料也正在走向产业化应用。人造石墨由于循环寿命高、倍率性能好,且与电解液相容性好,多用于动力锂电池。


2019年中国锂电池负极材料市场出货量26.5万吨,同比增长38%。其中人造石墨出货量20.8万吨,占比负极材料总出货量78.5%,相比2018年占比提升9.2%。


据统计,2018年我国锂电池负极材料出货量达到18.8万吨,同比增长27.5%;产值为81亿元,同比增长27%,整体产值和出货量平稳上升。据此推测2019年负极材料产值突破100亿元是完全有可能的。


2019年负极材料行业的贝特瑞、杉杉、兴丰新能源、石大胜华、福鞍集团等都在积极扩建产能,相信2020年负极材料出货量也会很可观。目前全球负极材料生产商集中在中国和日本,对于国内负极材料企业来说,一方面稳住国内市场,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早前因为新能源市场的广阔前景,一大批企业都挤了进来,争抢“红利”。几年过去了,有人觉得这个行业的红利期已经过去了,又开始瞄准新的领域。其实任何行业都会有红利期,也会有红利期过去的局面。企业如果想做大做强,还是要坚持在一个领域内深挖,细探。不管是正极材料还是负极材料,产品的质量决定谁能笑到最后,所以任何时候发展技术都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有技术,产品过硬,那你就永远处在这个行业的红利期。


参考来源:

新产业智库.锂电人注意!高能量密度成趋势,碳纳米管导电剂发展潜力巨大〡高工分析

智研咨询.2019年中国锂电池正极材料发展现状及趋势:三元正极材料规模230亿元,行业竞争较为分散,元素高镍化是未来技术要求的关键

中国产业信息.2019年中国锂电池负极材料市场规模有望突破百亿,人造石墨是主流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墨玉)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

推荐11

作者:墨玉

总阅读量:4996050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