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粉体网讯 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推进我国增材制造产业快速可持续发展,加快培育制造业发展新动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公安部、财政部、商务部、文化部、卫生计生委、海关总署、质检总局、知识产权局联合制定了《增材制造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
增材制造
增材制造(又称3D打印)是以数字模型为基础,将材料逐层堆积制造出实体物品的新兴制造技术,将对传统的工艺流程、生产线、工厂模式、产业链组合产生深刻影响,是制造业有代表性的颠覆性技术。
科技改变生活。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重新定义产品生产、分配、消费的方式,也将重塑人类未来的日常生活。3D打印技术,正是互联网和制造业的有效结合,对传统制造技术带来颠覆性创新,也带来无限可能性。数字化技术被更广泛地应用在传统制造业之中,已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
《行动计划》的“五大重点任务”
《行动计划》的“六项保障措施”
3D打印技术在制造业的普及程度,关键取决于新兴材料的发展
3D打印材料是3D打印技术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材料技术是3D打印技术的核心,直接制约了3D打印的发展进程。目前,3D打印材料主要包括工程塑料、光敏树脂、橡胶类材料、金属材料和陶瓷材料等。
《行动计划》不仅提出提升增材制造专用材料质量,同时要求提升增材制造装备、核心器件及软件质量以及增材制造服务质量。
3D打印落地可期,3D打印市场将呈爆炸性增长
《行动计划》的“五大发展目标”
随着3D打印技术在各个行业领域的渗透,伴随着3D打印技术的快速成长,未来3D打印市场将会呈现爆发式增长。预计到2020年全球3D打印机总量将超过670万台,到2022年,全球3D打印市场规模或将达到301.9亿美元。
作为一项具备多种优势的新型制造技术,3D打印一直备受各界关注。随着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以及3D打印技术日趋成熟,未来3-5年将是增材制造产业最为关键的发展机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