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粉体网讯 对于陶瓷行业而言,最大的压力不是市场销售,也不是成本高涨,而是环保整治。今年以来,在中央督查组的严厉督查下,山东、四川、河南、河北、广东等多个地区掀起了史上最强一轮环保整治风暴,因环保不过关而被强令关门、停产、整顿的例子比比皆是,而陶瓷企业更是在其中占据了很大比例。
陶瓷企业的反思
显而易见,陶瓷企业正面临史上最严峻的环保风暴。而造成大规模停产危机的原因,真的只是“一刀切”的错吗?当然不!
俗话说身正不怕影子斜,倘若陶瓷企业环保排放达标,任凭如何查处,仍能屹立不倒,那些在环保督查中留存的企业不正是最好的例子吗?所以说,造成今天这样的局面, 固然有“一刀切”政策的原因,但更多的应该是企业自身的责任。
实事求是地说,在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中,陶瓷行业对环保问题的重视程度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的现象:国家、地方政府出台环保整治举措时,几乎无人理会,就算有些企业付诸于行动,但等督查机构一走,立马又恢复之前的生产模式,毕竟环保治理需要动辄上千万的投入。可以这么说,环保整治不到拉闸、关门、贴封条的地步,没有几家企业会真正重视。
环保标准要求太高?
在开始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认清一个问题,陶瓷行业在环保治理领域的历史欠账太多。
一直以来,陶瓷行业快速发展,在其巨额GDP和财政税收的贡献下,环保问题被地方政府或企业搁置甚至放纵,这才是导致多年以来环保治理成效不佳的“罪魁祸首”。
又有人说了,环保治理效果不佳或许是因为陶瓷行业治理困难呢?别的先不说,就拿水泥行业来说,其污染程度与陶瓷行业不相上下,可人家环保治理水平并没有很低。可以这么说,只要你想治理,即便是现有的装备、工艺和技术,也完全能够达到国家标准的限值要求。
陶企的“悲喜两重天”
据相关机构统计,此次整顿过后,陶瓷产能下降比例高达20%,这直接导致陶瓷业内“悲喜两重天“的局面:
悲——原材料价格上涨
上游产业进行环保整治(矿山开采、运输等受限制),导致下游陶瓷业生产所必需的原料价格持续走高,加重了成本压力,让陶企的成本负担再添新愁;
喜——产品价格上涨
受运输成本、原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瓷砖价格呈上涨态势,让陶企喜从悲中来。
我们都知道,陶瓷产业的兴旺与房地产的销量息息相关。近年来,房地产限购令不断,原材料成本上涨,陶瓷产能过剩严重,当局索性淘汰一部分落后产能,让合格的大企业生存下去。加之陶瓷厂的污染的确危害较大(主要污染物包括粉尘、噪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重金属等),陶瓷产业的环保督察是必然趋势。
陶企的无可奈何
首先,陶瓷业中确有对环保不重视,只求经济效益,抛弃环保乃至社会效益的现象,对其封停、关闭,确属正义之举。但大部分陶企,对环保是关注的,有些是因为技术不够,有些则是资金不足,还有些因产区内其他陶企环保不达标,成为受害者。而某些监查部门,发现问题的唯一管理就是贴封条,让企业无所适从,或是把企业一巴掌拍死,显然是极端的做法。
还有些地方,平时监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环境违规违法事件滋生;中央监管到来时,又一律粗暴地“一刀切”关停,这种做法是对国家环保政策的曲解,掩饰了自身工作的缺失和不足。这种做法,说大了是打乱了经济系统的内在联系,说小了也打乱了企业运行计划。
其实,对于环保政策,绝大多数陶企表示理解,也愿意向政策目标的方向改进的。但对于标准的具体细节,企业确实拿捏不准。这就需要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与生产企业的共同合谋,既要让企业的环保达标合规,又能促进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这才是环保重拳的落点。
总之,对陶瓷行业来说,环保风暴是躲不过的关,必须迈的坎。它决定着陶企的生与死,但若迈过去,必然是一片春暖花开。
未雨绸缪,长远之计
据资料显示,2010年9月我国发布的《陶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5464-2010)已经过了修订期。2014年,为了给企业一定的缓冲期,已经出了修订单。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标准有很大的可能再次修订。
新标准一旦修订,9大排放指标必将全面收紧,再加上环保风暴来袭,企业面对的环保压力将更加巨大。企业必须未雨绸缪,以更严的指标将各项染污物排放值降至新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清洁生产、绿色生产,才是企业发展的长远之计。
环保督查带来的不止是“淘汰”
都说环保风暴让陶企压力山大,但不得不承认,它给整个行业带来了新常态下的动力和红利、新发展阶段的机遇和利好。
1.促进转型升级
转型升级最大的优势就是留下好的企业,这一轮环保风暴过后,最终会有一批好的企业突围而出。
2.促进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是当今社会发展之必然,同时绿色发展是陶瓷业持续发展的主旋律。
3.提高企业竞争力
陶企面对环保分水岭将出现的分化,以及由此拉开的竞争档次将让先发企业更具环保竞争力和占据优势位置。
4.社会、品牌效益
国家对环保达标企业的奖励和优惠政策,必定给企业带来社会、品牌效益等无形红利。
打铁还需自身硬。陶企要在环保方面做足功课,这样才不至于被环保风暴淘汰,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修炼出独步市场的生存秘笈和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