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庆元探获首个具有工业意义的大型稀土矿


来源:中国选矿技术网

[导读]  日前,浙江省第七地质大队在浙江省西南部的庆元县探获一大型稀土矿床,预估资源量超10万吨,有望成为浙江第一个配分类型较优的大型轻稀土矿区和首个具有工业意义的大型稀土矿床。作为浙江首个具有工业价值离子吸附型大型稀土矿,它的发现是浙江地质矿产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中国粉体网讯    记者近日在浙江省采访时获悉,浙江省第七地质大队在浙江省西南部的庆元县探获一大型稀土矿床,预估资源量超10万吨,有望成为浙江第一个配分类型较优的大型轻稀土矿区和首个具有工业意义的大型稀土矿床。

  据了解, 浙江省地质七队自1995年进驻庆元山区开展寻找稀土矿工作,二十年间几上几下,几进几出,不断探索,历经艰辛。2013年7月,该项目被正式列为浙江省地勘基金项目,经过两年的努力,终于取得了喜人的找矿成果。

  据浙江七队副总工、该项目负责人樊锡银介绍,本次在庆元探获的稀土矿床类型为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稀土矿主要赋存于花岗岩风化壳中,见矿厚度数米以上,品位较高。该矿床类型的勘探,实现了浙江稀土找矿的重大突破,为该省稀土矿成矿理论、成矿模式、找矿方向提供了新的资料,为该省乃至全国寻找同类型矿床提供了有益启迪。

  稀土包括钇、铕等17种金属元素,是重要的战略资源,有“工业维生素”的美称。樊锡银介绍,此次发现的稀土矿,稀土配分类型以低钇中铕轻稀土为主,部分为低钇高铕轻稀土,少数为中钇高铕轻稀土型,其中的主要元素可广泛用于国防、军工、航天、核能、冶金、石油化工、玻璃陶瓷、皮革染色、化肥等尖端技术领域。

  作为全国模范地质队,浙江地质七队没有躺在以往的功劳簿上睡大觉,而是继续秉承地质“三光荣”精神和该队“找矿报国、服务社会、富民强队”的宗旨,投身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从2013年8月该队稀土项目组进驻庆元矿区起,项目组成员们常年扎根在海拔800至1400米的山区,迎着朝阳上山,披着月光下山,穿梭在浙西南的深山密林中。在野外调查期间,他们每人每天还要背负数十斤重的样品,但他们孜孜不倦,无怨无悔。

  为了减少勘查工作对环境和植被的破坏,项目组放弃了效益高但对环境影响较大的重型设备钻探方式,改为绿色环保的手工取样钻施工。尽管如此,他们仅用6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全年的野外勘查工作。项目组完成取样钻9000米,样品测试分析9000多件。完成了项目的普查设计编写工作及矿区近100平方公里1∶10000地质测量,系统收集了区内第一手野外地质资料,初步总结出了区域成矿规律。

  日前,来自中国地质科学院、浙江省地勘局、浙江省地质调查院、浙江省地质勘查基金管理中心的6位专家,对该项目进行了阶段性野外验收。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资源研究所研究员王登红博士认为,“在1000米左右的海拔高度、这样的纬度找到一个大型的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很不容易。”著名地质矿产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毓川在验收会议上指出,“该矿区稀土氧化物资源量可达大型矿床规模。浙江首个具有工业价值离子吸附型大型稀土矿的发现,是浙江地质矿产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意义非常重大。”
推荐11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