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行业面临的形势


来源:

2003年对中国水泥工业乃至世界水泥工业发展史都是异乎寻常的一年。中国水泥产量达到了8.63亿吨,比上年增长18.9%,纯增长近1.38亿吨,比世界水泥产量排名第二的印度年产量还要多。2003年全行业投资规模354亿元,比2002年增长121%,是所有工业部门之冠。从行业整体运行形势来看,产量增长的同时效益也实现了同步增长,水泥企业保持了较高的产销率。但我们应同时看到,水泥产量高速增长的同时,部分地区也出现了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为此,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03]103号文,转发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关于防止水泥行业盲目投资加快结构调整的意见》。这对进一步认清水泥工业面临的形势,加大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力度,促进建材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3年水泥工业经济运行特点

    1.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1)固定资产投资拉动了水泥产量高速增长从国民经济发展情况分析,2003年经济增长达到了8.5%,在国内消费增长平缓、外贸顺差明显缩小的情况下,拉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投资增长。据有关部门估算,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60%左右,也是拉动2003年水泥高速增长的直接原因。

    (2)经济运行质量整体提高2003年水泥工业运行良好的标志并不仅仅是实现了产量高速增长,主要是实现了速度与效益的统一。全年累计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48.2%;在总量扩大的同时,结构大大改善,新型干法水泥成为增长的主导;行业发展的能力不断成长,企业活力明显增强,投资增长加快。

    (3)水泥工业投资快速增长2003年全国水泥行业投资在建项目为1044个,比上年同期增加301个,规划总投资达到809亿元,同比增长92%。累计完成投资达到303.16亿元,同比增长90%。

    (4)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能力快速增长中国水泥协会于2003年12月中旬,再次从各有关设计单位、设备供应商、专门从事干法窑、预热器窑改造的单位,函调了2003年投产和2004年拟投产的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加上我们掌握的企业自己设计的项目(可能还会有个别遗漏的项目,但不会是大项目),最新统计显示,2003年投产的生产线共98条,新增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能力(按310天计算)6372万吨,其中2000吨/日及以上生产线46条,熟料生产能力4566万吨,占2003年新增新型干法水泥总能力的72%;2500吨/日及以上生产线42条,熟料生产能力4309万吨,占2003年新增新型干法水泥总能力的68%;5000吨/日及以上生产线11条,熟料生产能力1798万吨,占2003年新增新型干法水泥总能力的28%。

    (5)水泥大企业集团迅速扩张2003年海螺集团的扩张势头仍然强劲,新增熟料生产能力占总能力的29%。目前在建的生产线达13条(含4条10000万吨/日),总规模为2635万吨熟料,2004年投产熟料规模为2170万吨,届时熟料总能力将达到4874万吨,牢牢确立了在中国水泥界的“巨无霸”地位;渤海集团抓住北京奥运、开发大西北、振兴东北的机遇,在华北、东北、西北采用收购、兼并、联营等形式,迅速扩张,2004年9月份前将新增434万吨熟料生产能力;华新集团地处长江中下游,他们东进西扩,在建及拟建熟料能力达961万吨,使这个国内“老字号”企业焕发新春;山水集团异军突起,抓住山东经济的高速发展机遇,大力发展新型干法生产线,2003年投产5000吨/日、2500吨/日生产线各2条,粉磨站600万吨;三狮在浙江经济快速发展的拉动下,迅速在省内布点,建设新线和粉磨站,并伺机向省外发展,保持在省内“老大”的地位,已跻身国内五强,2004年7月份以前,将再增加543万吨熟料生产能力。

    此外,天山、中联、亚泰、祁连山、秦岭、东方鼎鑫、红狮、亨达利、塔牌、粤秀、天瑞集团等也都在加紧建设、扩张,这些企业集团所形成的生产能力将大大提高水泥生产集中度。外资企业、港台资企业中,拉法基水泥、嘉新水泥、亚东水泥、华润水泥都在采取种种方式,积极、认真地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选择好的地点、好的方式、好的时机进行扩张。海螺、渤海、山水、华新已把他们的产品伸向了海外市场,在北仑港、南通港、唐山港、泰州港、黄骅港、黄岛港分别建设了粉磨站或散装水泥出口设施,这将大大地加强我国水泥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2.主要问题(1)电力短缺成为制约水泥发展新的“瓶颈”电力供应总量不足;用电需求全面扩张;高耗能行业快速增长;持续高温、干旱、供水不足以及煤炭供应紧张等原因,造成全国大部分地区缺电。受电力供应短缺影响,水泥成为重灾区,尽管山东、浙江、广东、上海等省市的水泥产能增长速度超过50%,创造了水泥发展史上的奇迹,但华东地区还曾一度出现了水泥供不应求的紧俏局面,导致价格骤升。以进入上海市场的水泥为例,水泥价格自2003年9月以来平均每月上涨30多元(见图1),进入11月份以来才开始平稳,价格水平比往年高出8%。

    (2)交通运输成为水泥发展新的制约因素部分地区缺水以及河道整治,造成依赖水系运输的水泥船无法畅通;铁路提速对部分路段进行改造,限制了货运;治理公路运输超载,给以公路运输为主的企业(包括原材料进厂和产品出厂)造成了重大影响。这些都是今后生产经营需认真面对和研究的问题。

    (3)结构调整任重道远在水泥总量中有近75%的立窑等落后生产能力,结构调整和淘汰落后任务非常艰巨,而且目前少数地区和企业在水泥高价格、高利润的驱动下,又出现新建立窑、扩径改造现象,另外局部地区新上项目过于集中,生产能力增长过快,市场出现恶性竞争,给结构调整带来负面影响。

    (4)历史的教训决不能忘记在如此高增长、高效益、高投入的情况下,全行业要保持高度的清醒,绝不要忘记“九五”期间,水泥纯增长达2.65亿吨,1994年实现利润146亿元,创造了历史最好纪录,然而到1995年下半年,水泥价格急转直下,1996年及以后的几年里,水泥消费总量虽缓慢增长,但水泥全行业却出现亏损现象。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如何正确判断水泥行业所面临的市场形势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保持水泥行业高投入能获得高回报和健康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非常重要的课题。

    2004年水泥工业经济走势分析

    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明确表示,2004年经济工作要按照稳定政策、适度发展,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确保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在7%以上,这无疑给水泥行业吃了颗定心丸。预计水泥产量由于2003年的惯性作用,还会有适度的增长。但是对水泥市场容量增长的期望值决不要太高,原因如下:

    (1)2003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高达16万亿元,完成投资5.5万亿元,如此高速增长已经带来许多新问题,为此,中央和国务院下决心要加强宏观调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采取一系列严格措施,把投资总规模降下来,防止国民经济出现大起大落,投资规模的下降对水泥需求量将产生直接的影响。

    (2)2003年中国人均消费水泥已经在高位运转。2003年我国人均消费水泥650公斤,比日本、韩国、泰国、我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上海、北京、浙江、广东、江苏、天津、山东、福建等五省三市有4.2亿人口,生产水泥达4.2亿吨,消费水泥超过4.5亿吨,人均消费水泥超过1吨,在世界水泥发展史上,如此大的人群达到如此高的消费水平是绝无仅有的,这样的消费水平能维持多长时间,还有待实践检验。

    (3)水泥行业的高回报拉动了社会投资高倾斜。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水泥行业投资中90%是用于发展新型干法窑,其中64%集中在华东地区。根据调研统计的新建和改扩建项目,预计2004年新增新型干法熟料生产能力将突破1亿吨,这样华东地区新增产能将达到6000万吨以上,尽管目前该地区水泥仍然比较紧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供大于求的局面已成定局,水泥市场发生激烈的动荡将不可避免。

    (4)随着建筑结构的变化,替代水泥的材料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钢结构替代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速度也在加快,随着社会经济成熟度的不断提高,单位投资的水泥用量在大幅度下降(见图2和图3)。

    水泥需求与投资成正比的关系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不断发生变化,那就是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投资与需求将不成正比,万元投资的水泥需求量随着经济发展的成熟度提高明显呈下降趋势。

    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如何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作为水泥企业首先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在看到水泥工业发展大好形势的同时,也不能无视水泥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落后生产能力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有“死灰复燃”的现象,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要想从根本上使落后生产能力退出市场,只有大力发展新型干法水泥,走水泥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具体应在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1.把握正确的投资方向,发展大型新型干法水泥新型干法水泥是水泥行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特别是4000吨/日以上规模新型干法水泥,无论在能耗指标、资源利用率,还是在质量和环保上,都比其他生产工艺方式先进得多,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也只有大力发展大型新型干法水泥,靠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的竞争优势挤占立窑、干法中空窑、立波尔窑、湿法窑的市场空间,才能真正达到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目的,从根本上解决水泥结构调整的刚性问题。因此,在有条件的地区发展大型新型干法水泥,是水泥行业今后的投资方向。

    2.注重环境保护,提高资源利用率环境监督将是制约落后水泥生产能力的有效手段,国家修订《水泥工业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充分说明了国家对水泥工业环境问题的关注。水泥企业特别是老水泥企业要认真对待水泥生产的排放问题,按新标准的要求,在新标准实施前做好排污的治理工作,以免在今后的限期治理中陷入被动局面。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充分利用水泥回转窑特有的处置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的功能,大量处置和有效利用工业废弃物和城市垃圾,使水泥工业成为利废大户,这样可以取得良好的环境效益,从而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石灰石资源问题将是制约水泥工业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水泥企业要注重合理开发利用石灰石及配料资源,完善石灰石矿山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土地复垦和生态恢复;用好国家给予的在水泥生产过程中实行清洁生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走水泥工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推荐2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