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备受关注的我国稀土出口配额问题再次成为全球舆论的焦点。我国目前的稀土出口政策,越来越强调保护环境、保障就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的。而受到我国配额政策影响的欧美日等国之前已经频频表示不满,他们在加紧寻找稀土替代资源的同时,多次施压要求中国放宽日渐收紧的稀土出口配额,甚至声称未来还将在世贸框架之下和中国打稀土“官司”。
我国以环保为由限制稀土出口,为何得不到世贸组织的支持?在四面围攻下有何突围良策?
稀土现状使人担忧
稀土对于全球电子产品生产、国防及可再生能源产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战略资源。我国约占全球稀土矿产供应量的97%左右,而目前储量仅占全球的约30%。
长期以来,我国稀土行业的一大问题是行业资源、主体过于分散,极易被外界利用而各个击破,价格无法管控。稀土走私非常猖獗,1995年到2005年,中国稀土出口量增长了十倍,价格却不到原来的七成。
我国稀土出口配额制度于1998年开始实施,并对限制低附加值稀土产品的出口以及其出口的结构调整等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此举未能完全阻挡稀土的贱卖。据悉在2005年前后,我国部分稀土价格一度跌到只有20元/公斤。
与之相应的是我国稀土的过度开采与储藏量的急速下降。公开数据表明,中国稀土占全球总储量的比例从上世纪70年代之前的90%锐减至1996年的43%,2009年则进一步下降到31%。
今年出口配额基本与去年持平
7月5日,世贸组织裁定中国限制铝土矿和锌等9种原材料出口违反贸易协议。业内人士认为,虽此案并未涉及稀土产品,但无疑有投石问路之意,下一步可能会指向中国的稀土出口管制。
商务部于7月14日公布了今年第二批一般贸易稀土出口配额,总计15738吨的出口数量比之2010年的同期配额几乎翻倍,今年全年出口配额达到30,184吨,略低于2010年出口水平(30,259吨)。
在7月15日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表示:“这是统筹考虑后作出的安排。这个数量确定的依据既统筹考虑了国内资源的保护和国内生产消费及国际市场的需求情况,也关注到了国际市场对于稀土产品的需求情况。”
欧美等国联手施压,一时之间,国外舆论的种种责难声同时响起。
欧盟称中国此举“非常令人失望”。欧盟委员会贸易事务发言人John Clancy日前公开表示,中国新发布的稀土出口配额将进一步限制对欧盟的出口。“欧盟将继续敦促中国方面重新考虑其出口管制政策,以确保欧盟各行各业获得充分、公平、可预见及非歧视性的稀土及其他原材料供应。”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在华盛顿称,中国正在步入歧途,因为北京方面的最新举动扩大了配额涵盖产品的范围。2011年的配额比2009年减少了40%。该机构的发言人称,中国通过对稀土等原材料采取扭曲市场的出口限制,令其深受困扰。
同时表示,将继续努力通过双边或多变机制,推动中国尽可能采取更具建设性的方式,解决其原材料出口限制问题。
与欧美国家一样,日本也一直主张中国加大稀土出口,“以满足日本及全球的稀土需求”。2011年5月,日本经济产业省公布了2011年《不公正贸易报告》,列出了其认为不公平的14项贸易政策,其中就包括中国稀土出口。日本方面认为,中国限制稀土资源出口的措施“有可能违反了世贸规定”,并称日本将尝试通过世贸组织施压,以促使中国放宽出口限制。
对于这些责难,中国价值指数首席研究员崔新生认为:“这是典型的施压策略。现在很明显的是,就连欧盟、美国在内,都不知道每年稀土的需求到底是多少。日本更不用说,他们自身的稀土需求虽比较高,但更多的还是被当作战略资源在储备。”
崔新生认为:“从根本上说,这些都是西方国家打压中国的‘忽悠’政策。中国既然用30%的稀土储量供应了全球90%以上的稀土出口,此时就更该坚守自己的稀土政策底线,不被欧美国家利用。”
坚持“内外”一视同仁
据外媒报道,世贸上诉受理委员会前主席表示:“中国想在世贸捍卫自己的稀土出口限制政策会很困难,因为中国在限制稀土出口的同时,却未对国内生产商使用稀土实施限制。而只有对国内的稀土生产和消费采取同样的限制措施,中国所谓限制稀土出口是为了保护环境的说法才站得住脚。”
美国和欧盟也抱怨中国的政策有失公允,稀土出口配额和国内消费量不平等。而世贸此次裁定对中国“环保需要”等辩词亦不予采纳。
对此,行业专家表示,根据世贸组织的这一裁定理由,中国下一步应内外一视同仁,调整内外有别政策,以免去诸多口实。中国稀土学会秘书长林东鲁表示:“除了按照国际贸易的游戏规则来整肃国内市场,调整现行稀土政策或许是中国参与国际市场博弈的一条蹊径。”
商务部研究院专家赵玉敏表示,世贸的裁定具备法律效力,如果中国不遵守的话,世贸组织将会取消对中国做出的一些承诺,比如取消关税壁垒。商务部研究院专家梅新育承认,中国在这次争端中终裁失利或大部分失利的可能性较大,但中国已经没有退路,只能寻找其它办法。
清华大学中美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周世俭的态度十分明确:“中国应当上诉。”他指出,保护资源环境天经地义。此外,此次世贸裁定偏帮欧美对华施压,与其倡导的“防止歧视”、“公平贸易”原则相悖。
商务部长陈德铭对外表示:“不担心WTO对中国限制稀土出口采取裁决措施,因为双方已经进行有效沟通。”在7月15日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也指出:“中国会按照世贸组织的规范和要求,在稀土生产、加工和出口中,对国内企业和海外企业采取同样政策,这是我们政策设计的初衷和目标。我们将按照这样的框架来解决中国稀土生产和出口的问题。”
我国以环保为由限制稀土出口,为何得不到世贸组织的支持?在四面围攻下有何突围良策?
稀土现状使人担忧
稀土对于全球电子产品生产、国防及可再生能源产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战略资源。我国约占全球稀土矿产供应量的97%左右,而目前储量仅占全球的约30%。
长期以来,我国稀土行业的一大问题是行业资源、主体过于分散,极易被外界利用而各个击破,价格无法管控。稀土走私非常猖獗,1995年到2005年,中国稀土出口量增长了十倍,价格却不到原来的七成。
我国稀土出口配额制度于1998年开始实施,并对限制低附加值稀土产品的出口以及其出口的结构调整等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此举未能完全阻挡稀土的贱卖。据悉在2005年前后,我国部分稀土价格一度跌到只有20元/公斤。
与之相应的是我国稀土的过度开采与储藏量的急速下降。公开数据表明,中国稀土占全球总储量的比例从上世纪70年代之前的90%锐减至1996年的43%,2009年则进一步下降到31%。
今年出口配额基本与去年持平
7月5日,世贸组织裁定中国限制铝土矿和锌等9种原材料出口违反贸易协议。业内人士认为,虽此案并未涉及稀土产品,但无疑有投石问路之意,下一步可能会指向中国的稀土出口管制。
商务部于7月14日公布了今年第二批一般贸易稀土出口配额,总计15738吨的出口数量比之2010年的同期配额几乎翻倍,今年全年出口配额达到30,184吨,略低于2010年出口水平(30,259吨)。
在7月15日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表示:“这是统筹考虑后作出的安排。这个数量确定的依据既统筹考虑了国内资源的保护和国内生产消费及国际市场的需求情况,也关注到了国际市场对于稀土产品的需求情况。”
欧美等国联手施压,一时之间,国外舆论的种种责难声同时响起。
欧盟称中国此举“非常令人失望”。欧盟委员会贸易事务发言人John Clancy日前公开表示,中国新发布的稀土出口配额将进一步限制对欧盟的出口。“欧盟将继续敦促中国方面重新考虑其出口管制政策,以确保欧盟各行各业获得充分、公平、可预见及非歧视性的稀土及其他原材料供应。”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在华盛顿称,中国正在步入歧途,因为北京方面的最新举动扩大了配额涵盖产品的范围。2011年的配额比2009年减少了40%。该机构的发言人称,中国通过对稀土等原材料采取扭曲市场的出口限制,令其深受困扰。
同时表示,将继续努力通过双边或多变机制,推动中国尽可能采取更具建设性的方式,解决其原材料出口限制问题。
与欧美国家一样,日本也一直主张中国加大稀土出口,“以满足日本及全球的稀土需求”。2011年5月,日本经济产业省公布了2011年《不公正贸易报告》,列出了其认为不公平的14项贸易政策,其中就包括中国稀土出口。日本方面认为,中国限制稀土资源出口的措施“有可能违反了世贸规定”,并称日本将尝试通过世贸组织施压,以促使中国放宽出口限制。
对于这些责难,中国价值指数首席研究员崔新生认为:“这是典型的施压策略。现在很明显的是,就连欧盟、美国在内,都不知道每年稀土的需求到底是多少。日本更不用说,他们自身的稀土需求虽比较高,但更多的还是被当作战略资源在储备。”
崔新生认为:“从根本上说,这些都是西方国家打压中国的‘忽悠’政策。中国既然用30%的稀土储量供应了全球90%以上的稀土出口,此时就更该坚守自己的稀土政策底线,不被欧美国家利用。”
坚持“内外”一视同仁
据外媒报道,世贸上诉受理委员会前主席表示:“中国想在世贸捍卫自己的稀土出口限制政策会很困难,因为中国在限制稀土出口的同时,却未对国内生产商使用稀土实施限制。而只有对国内的稀土生产和消费采取同样的限制措施,中国所谓限制稀土出口是为了保护环境的说法才站得住脚。”
美国和欧盟也抱怨中国的政策有失公允,稀土出口配额和国内消费量不平等。而世贸此次裁定对中国“环保需要”等辩词亦不予采纳。
对此,行业专家表示,根据世贸组织的这一裁定理由,中国下一步应内外一视同仁,调整内外有别政策,以免去诸多口实。中国稀土学会秘书长林东鲁表示:“除了按照国际贸易的游戏规则来整肃国内市场,调整现行稀土政策或许是中国参与国际市场博弈的一条蹊径。”
商务部研究院专家赵玉敏表示,世贸的裁定具备法律效力,如果中国不遵守的话,世贸组织将会取消对中国做出的一些承诺,比如取消关税壁垒。商务部研究院专家梅新育承认,中国在这次争端中终裁失利或大部分失利的可能性较大,但中国已经没有退路,只能寻找其它办法。
清华大学中美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周世俭的态度十分明确:“中国应当上诉。”他指出,保护资源环境天经地义。此外,此次世贸裁定偏帮欧美对华施压,与其倡导的“防止歧视”、“公平贸易”原则相悖。
商务部长陈德铭对外表示:“不担心WTO对中国限制稀土出口采取裁决措施,因为双方已经进行有效沟通。”在7月15日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也指出:“中国会按照世贸组织的规范和要求,在稀土生产、加工和出口中,对国内企业和海外企业采取同样政策,这是我们政策设计的初衷和目标。我们将按照这样的框架来解决中国稀土生产和出口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