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非金属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纪实


来源:九江新闻网

飞奔的经济列车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强劲驱动,依托科技创新的强大力量,九江非金属新材料产业在产品升级换代中快马加鞭,在改造扩能中蓬勃发展。近几年,在星火有机硅和巨石玻纤等大型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下,我市非金属新材料产业迅速做大做强,搭建起了国家级发展平台。

  抢抓良机,发挥龙头企业核心作用

  龙头企业是产业集群的核心,龙头企业有多强,产业集群的能力就有多强。九江非金属新材料产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和聚集效应,走出了一条“龙头企业——产业链——产业基地——产业集群”之路。

  星火有机硅厂近几年的强劲发展让永修享有了“世界硅都”的美誉。2009年8月9日,总投资80亿元的蓝星星火有机硅一体化项目在永修县云山经济开发区星火工业园开工,建成后星火工业园将以年产70万吨有机硅单体的生产规模,成为全球最大的有机硅生产基地,我市有机硅产业发展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永修大力做好以星火有机硅厂为龙头的特色工业园区——星火工业园园区规划。星火工业园把延伸有机硅产业链作为园区发展的主脉,以大项目带动大产业、聚集大产业,大力发展下游有机硅材料产业,促使上下游平衡发展,一批投资大、产能大的下游产品项目向园区集中。目前共引进35家相关企业,它们以有机硅单体副产物和废料为生产原料,开发出有机硅及下游产品110多种。

  玻纤一直是我市传统产业,也是非金属新材料产业大军中的重要一极。近年来,玻纤市场需求量不断加大和我市对玻纤行业发展的大力支持给九江玻纤行业带来了良好发展时机。作为龙头企业,九江巨石玻纤通过重组兼并、靠大联强、脱胎换骨后,企业生产能力、利税总额比以前翻了十几倍。巨石集团目前已形成了年产17万吨生产能力,5年内将形成年产35万吨的生产规模。达产达标后预计年销售收入24亿元以上,利润5亿元,税收2亿元,是我国中部地区规模最大、世界一流的玻璃纤维生产基地。为抓住良好时机,促进玻纤行业迅速壮大,我市以高起点、高标准、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理念,科学规划和建设集玻纤产品开发、生产加工为一体的集群,构筑良好平台,引进玻纤企业前来投资。长江玻纤、鑫星玻纤等一批玻纤企业迅速壮大起来。九江现有玻纤及复合材料生产企业34家,预计2010年完成产量16万吨,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亿元,利税1亿元。产业集群逐渐显现,我市正逐步成为中西部地区最大的玻纤及其复合材料集散中心。

  随着杭州诺贝尔陶瓷集团有限公司、佛山简一陶瓷有限公司、佛山欧文莱陶瓷集团纷纷落户我市,九江一跃而成为江西陶瓷“第二城”。瑞昌市也抓住此契机,将码头工业区新型建材工业基地发展为江西省出口建筑陶瓷产业基地,填补江西省高端出口建筑陶瓷的空白。

  打造平台,吸引更多企业“移师”九江

  “梧桐”枝繁叶茂,方能引来“凤凰”纷至筑巢。

  为做大做强有机硅产业,永修县举全县之力全力打造有机硅产业为主导的特色工业园区。把星火工业园作为“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决战工业”的主战场,专门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长为第一副组长的“支持星火有机硅厂扩能项目协调服务领导小组”,实行现场办公,精心挑选了一批熟悉经济工作、精通园区管理、擅长项目服务的精干力量进驻园区,把办公地点从县城搬到园区,做到24小时办公在园区、吃住在园区,不遗余力服务和推进项目建设。大幅度加大园区投入,大力度优化园区环境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星火工业园40平方公里控制性详规已通过专家论证,2009年永修县筹措资金近亿元,启动了星火工业园污水处理厂项目,园区水、电、路和园区美化、绿化、亮化等配套设施10大工程。2010年在上年全面完成10项重点工程基础上,又多方筹集资金2亿元,强力推进新一轮园区基础设施建设12项重点工程,全面提升了园区承载力。

  为抓住良好时机,促进玻纤行业迅速壮大。政府积极为企业解决难题,通过联系银行,创造良好融资环境;想方设法,解决企业招工难的问题;缩短手续办理的时间,促进项目开工建设;搞好服务,创造良好外部环境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不少企业落户到九江,原有企业也纷纷扩大生产规模。

  夯实基础,培植产业集聚“参天大树”

  风正劲,鼓扬帆。在我市大力实施项目推动战略、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新时期,九江的非金属新材料产业集群正以更加雄浑的气势和姿态破浪前行。

  我市非金属新材料产业已经对未来的发展重点及布局做好了规划:一是以星火有机硅系列技改扩能项目为依托,推进以硅油、硅树脂、硅橡胶、硅烷偶联剂为主的深加工,着力打造全国最大的有机硅单体生产基地和全球最大的气相二氧化硅生产基地。至2012年,全市有机硅单体生产能力将由目前的每年20万吨提升至70万吨,气相二氧化硅产能从5000吨提高到1.5万吨,有机硅产品的深加工比例要达到80%以上。二是以巨石玻纤、长江玻纤为依托,大力提升玻纤产业规模,发展以电子级基布、挠性覆铜板等为主的玻纤复合材料,积极拓展玻纤及复合材料的产品领域,做大做强玻纤及复合材料产业集群。三年内,全市玻纤产能力争达到每年50万吨,成为全国重要的玻纤及复合材料产业基地。

  大力促进新型干法水泥及新型建材的发展。以瑞昌、彭泽、湖口、九江县、德安、修水等为重点,加快亚东水泥五、六期等系列技改项目建设,推进以矿渣水泥、微粉水泥、新型墙体材料等系列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建设,三年内力争使全市水泥生产能力达到3000万吨。

  以庐山区、永修、修水为重点,大力发展功能型知名品牌陶瓷,三年内形成5000万平米的建筑陶瓷及300万件耐热陶瓷的生产能力。

  至2012年,非金属新材料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50亿元。
推荐14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