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钢与力拓新一年度的铁矿石谈判达成一致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负责人日前表示:支持并赞同宝钢与力拓达成的价格协议,同时强烈反对以铁矿石价格指数定价的做法。
6月24日,宝钢与世界上主要铁矿石生产商力拓公司就2008年度PB粉矿、杨迪粉矿和PB块矿基准价格达成了一致,其分别将在2007年的基础上上涨79.88%、79.88%和96.5%。铁矿石的涨价将使力拓的潜在盈利增加了38亿美元,而力拓去年盈利为74亿美元,其中46亿美元来自铁矿石部门。
与此同时,全球最大的铁矿石企业必和必拓也将在近期完成与中国的价格谈判,外界预测必和必拓的最终价格极有可能与力拓达成的价格相同。也有人表示,考虑到必和必拓想要合并力拓,也许最终的价格会更高。
谈判角逐
对于力拓与宝钢的谈判结果
,有分析认为,持续了半年多的中澳2008财年铁矿石谈判最终以中方的妥协结束。中澳双方谈判结果所确定的涨幅,超出早前巴西淡水河谷所确定的65%涨幅,其中力拓产优质PB块矿涨幅甚至达到96.5%。这也是铁矿石谈判28年来首次打破惯例,参与谈判的供货方巴西淡水河谷和澳大利亚力拓没有采用统一涨幅,分别确定各自基准价格。
而必和必拓高层近日表示,力拓与宝钢的谈判结果还没有充分体现澳大利亚对亚洲市场的海运优势,暗示必和必拓仍不满足这一涨幅;并再次呼吁采用指数定价体系,还称必和必拓已在瑞士信贷和德意志银行新推出的场外市场上出售铁矿石。
“必和必拓认为这个涨幅不够,其要价更高,目前没达成一致,所以双方还在僵持中。”一位钢铁企业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事实上,在宝钢与巴西淡水河谷公司于今年二月份达成涨幅为65%的年度价格之后,澳矿企业就提出了“到岸竞争力”问题,要求根据其与巴西矿之间巨大的运费差价,按照到岸价的水平来倒推,以获得“运费补偿”。
“大高炉必须采用进口铁矿石,否则产品质量就会下降。所以对于铁矿石巨头的涨价要求,宝钢等钢企也没有办法,只能被迫接受。”银河证券钢铁分析师孙勇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目前,针对规模日益壮大的全球铁矿石市场,铁矿石市场正由长期供应协议为主导,开始向强劲市场需求驱使的现货市场转变。对此,中钢协上述负责人表示,铁矿石作为一种国际贸易的商品,同其他商品不同,具有使用上的专向性。矿山生产的铁矿石只能提供钢铁企业作为生产原料,而钢铁企业必须购买矿山生产的铁矿石才能满足钢铁生产需要,供需双方是相互依存的。这种贸易特征,决定了国际铁矿石海运贸易的供需双方必须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既要照顾双方的当前利益,又要考虑双方的长远利益,以实现供需双赢为目标。
针对必和必拓正在推进的铁矿石指数定价体系,该负责人表示,这一做法是对现行铁矿石价格谈判机制的全面否定,不利于供需双方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中钢协表示坚决反对。“当前三大矿山公司掌握国际铁矿石海运贸易资源供应量的70%以上,在这种特定条件下,以铁矿石价格指数来决定市场价格的做法,违背了按市场供需关系决定价格的基本原则,脱离当前国际铁矿石海运贸易的实际,是不妥当的,也是不公平的。”
然而,铁矿石巨头们却不这样认为。在他们看来,28年来的谈判惯例首次被打破,以及传统的基准价位系统的终结都意味着现行铁矿石价格谈判机制将发生改变。
需求软肋
数据显示,今年1-5月,铁矿石供给超过需求618万吨。按照国家发改委的预测,2008年铁矿石需求大约增长8%至10%,如果按8%计算,2008年需增加1200万吨铁矿石,目前国内增产的铁矿石已达2000万吨,这意味着即使进口数量不增加,国内自产铁矿石的增量已能满足增长需求了。
然而,孙勇告诉记者,“从量上看,自产铁矿石确实已经满足生产需求,但是从质上来说,还必须依赖进口。因为国内铁矿石品位低,不能满足高品位钢材要求。低端建材钢可以用国内铁矿石,小高炉可以用,但大高炉就必须采用进口矿石。”
汽车用钢、家电用钢、机械用钢都是高端板材,由于国内铁矿石无法保证质量,所以必须用进口铁矿石。孙勇说:“看看国内汽车的销售,就知道中国对进口铁矿石的需求量有多大。钢材需求暂时很难调控下来,所以对钢材的大量需求成为谈判的软肋。”
此外,世界三大铁矿公司控制全球铁矿石海运贸易资源量70%以上,处于垄断地位。“供方主导,需求拉动”,这一铁律使得中国钢企更是处于不利地位。
所幸的是,中国已经做了种种努力。去年开始,国家采取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限制钢铁产品出口。同时,今年6月初,国家发改委还下发《关于对港存进口铁矿石进行疏港的通知》,抑制铁矿石大量进口囤积行为。
据孙勇估算,宝钢与力拓的这个谈判结果将给钢企带来很大影响,吨钢成本将增加800-1000元。“1吨钢消耗1.6吨铁矿石,铁矿石涨价,意味着吨钢成本中用于购买铁矿石的资金增加1.6倍,每吨至少增加800元。”
与孙勇的估算不同,中信建投钢铁分析师王吉吉认为,吨钢成本影响不大。“按照全国平均进口协议矿占总用矿量比例25%、澳洲矿与巴西矿比例2?1计算,协议矿价格上涨造成的吨钢成本上涨约100元/吨,此成本的增加显然可以被钢价覆盖掉。”
“目前的铁矿石价位对钢铁行业的优化结构、节能减排、淘汰落后和钢价的稳定,都有一定的支撑作用,但是也带来了成本升高的挑战。”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戚向东说。对于铁矿石市场今后的价格形势,他认为,关键取决于市场供需关系。
6月24日,宝钢与世界上主要铁矿石生产商力拓公司就2008年度PB粉矿、杨迪粉矿和PB块矿基准价格达成了一致,其分别将在2007年的基础上上涨79.88%、79.88%和96.5%。铁矿石的涨价将使力拓的潜在盈利增加了38亿美元,而力拓去年盈利为74亿美元,其中46亿美元来自铁矿石部门。
与此同时,全球最大的铁矿石企业必和必拓也将在近期完成与中国的价格谈判,外界预测必和必拓的最终价格极有可能与力拓达成的价格相同。也有人表示,考虑到必和必拓想要合并力拓,也许最终的价格会更高。
谈判角逐
对于力拓与宝钢的谈判结果
,有分析认为,持续了半年多的中澳2008财年铁矿石谈判最终以中方的妥协结束。中澳双方谈判结果所确定的涨幅,超出早前巴西淡水河谷所确定的65%涨幅,其中力拓产优质PB块矿涨幅甚至达到96.5%。这也是铁矿石谈判28年来首次打破惯例,参与谈判的供货方巴西淡水河谷和澳大利亚力拓没有采用统一涨幅,分别确定各自基准价格。
而必和必拓高层近日表示,力拓与宝钢的谈判结果还没有充分体现澳大利亚对亚洲市场的海运优势,暗示必和必拓仍不满足这一涨幅;并再次呼吁采用指数定价体系,还称必和必拓已在瑞士信贷和德意志银行新推出的场外市场上出售铁矿石。
“必和必拓认为这个涨幅不够,其要价更高,目前没达成一致,所以双方还在僵持中。”一位钢铁企业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事实上,在宝钢与巴西淡水河谷公司于今年二月份达成涨幅为65%的年度价格之后,澳矿企业就提出了“到岸竞争力”问题,要求根据其与巴西矿之间巨大的运费差价,按照到岸价的水平来倒推,以获得“运费补偿”。
“大高炉必须采用进口铁矿石,否则产品质量就会下降。所以对于铁矿石巨头的涨价要求,宝钢等钢企也没有办法,只能被迫接受。”银河证券钢铁分析师孙勇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目前,针对规模日益壮大的全球铁矿石市场,铁矿石市场正由长期供应协议为主导,开始向强劲市场需求驱使的现货市场转变。对此,中钢协上述负责人表示,铁矿石作为一种国际贸易的商品,同其他商品不同,具有使用上的专向性。矿山生产的铁矿石只能提供钢铁企业作为生产原料,而钢铁企业必须购买矿山生产的铁矿石才能满足钢铁生产需要,供需双方是相互依存的。这种贸易特征,决定了国际铁矿石海运贸易的供需双方必须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既要照顾双方的当前利益,又要考虑双方的长远利益,以实现供需双赢为目标。
针对必和必拓正在推进的铁矿石指数定价体系,该负责人表示,这一做法是对现行铁矿石价格谈判机制的全面否定,不利于供需双方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中钢协表示坚决反对。“当前三大矿山公司掌握国际铁矿石海运贸易资源供应量的70%以上,在这种特定条件下,以铁矿石价格指数来决定市场价格的做法,违背了按市场供需关系决定价格的基本原则,脱离当前国际铁矿石海运贸易的实际,是不妥当的,也是不公平的。”
然而,铁矿石巨头们却不这样认为。在他们看来,28年来的谈判惯例首次被打破,以及传统的基准价位系统的终结都意味着现行铁矿石价格谈判机制将发生改变。
需求软肋
数据显示,今年1-5月,铁矿石供给超过需求618万吨。按照国家发改委的预测,2008年铁矿石需求大约增长8%至10%,如果按8%计算,2008年需增加1200万吨铁矿石,目前国内增产的铁矿石已达2000万吨,这意味着即使进口数量不增加,国内自产铁矿石的增量已能满足增长需求了。
然而,孙勇告诉记者,“从量上看,自产铁矿石确实已经满足生产需求,但是从质上来说,还必须依赖进口。因为国内铁矿石品位低,不能满足高品位钢材要求。低端建材钢可以用国内铁矿石,小高炉可以用,但大高炉就必须采用进口矿石。”
汽车用钢、家电用钢、机械用钢都是高端板材,由于国内铁矿石无法保证质量,所以必须用进口铁矿石。孙勇说:“看看国内汽车的销售,就知道中国对进口铁矿石的需求量有多大。钢材需求暂时很难调控下来,所以对钢材的大量需求成为谈判的软肋。”
此外,世界三大铁矿公司控制全球铁矿石海运贸易资源量70%以上,处于垄断地位。“供方主导,需求拉动”,这一铁律使得中国钢企更是处于不利地位。
所幸的是,中国已经做了种种努力。去年开始,国家采取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限制钢铁产品出口。同时,今年6月初,国家发改委还下发《关于对港存进口铁矿石进行疏港的通知》,抑制铁矿石大量进口囤积行为。
据孙勇估算,宝钢与力拓的这个谈判结果将给钢企带来很大影响,吨钢成本将增加800-1000元。“1吨钢消耗1.6吨铁矿石,铁矿石涨价,意味着吨钢成本中用于购买铁矿石的资金增加1.6倍,每吨至少增加800元。”
与孙勇的估算不同,中信建投钢铁分析师王吉吉认为,吨钢成本影响不大。“按照全国平均进口协议矿占总用矿量比例25%、澳洲矿与巴西矿比例2?1计算,协议矿价格上涨造成的吨钢成本上涨约100元/吨,此成本的增加显然可以被钢价覆盖掉。”
“目前的铁矿石价位对钢铁行业的优化结构、节能减排、淘汰落后和钢价的稳定,都有一定的支撑作用,但是也带来了成本升高的挑战。”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戚向东说。对于铁矿石市场今后的价格形势,他认为,关键取决于市场供需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