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粉体网讯 近年来,我国在钠离子电池的关键性技术研发、材料制备、电池生产及其应用等领域均跻身世界前列。与此同时,今年以来,我国钠电池领域延续了2023年的高景气度,装机、订单、合作、项目开工签约等消息不断。随着规模量产落地 ,钠离子电池产业发展有望复制锂离子电池的高速发展路径。由于钠离子电池稳定性高、成本低廉,在不远的将来,其甚至有望成为电动汽车等领域的主流动力源之一。
粉体公开课将于4月16号组织召开第三届钠离子电池技术网络研讨会,共同探讨最新产业技术发展动态。特邀中北大学陈彦俊副教授带来:高性能钒基磷酸盐正极改性研究
报告摘要:
Na3V2(PO4)3是一种具有高安全性的新型钠电正极材料。然而,孱弱的本征电导率制约了其电化学活性。如何实现材料中Na+的可逆脱嵌,已成为制约其商业化发展的关键问题。本研究主要采用将缺陷调控和导电界面设计相结合的思路,主动设计材料的结构缺陷使其发生晶格畸变进而增加Na3V2(PO4)3体相的电子浓度和Na+扩散速率,随后加入掺杂元素修补缺陷并提升其结构稳定性,最终实现材料Na+的可逆脱嵌。
嘉宾介绍:
陈彦俊,副教授,硕导。主要从事钠离子电池磷酸盐类正极材料结构优化与产业化研究。截至当前,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Journal of Chemistry Materials A,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5), Carbon (3),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7)等国际知名材料化学类SCI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中科院大类一区论文40篇,ESI高被引论文2篇。论文总引用次数超过2300次,H因子为26。担任中南大学出版的高水平国产期刊“Advanced Powder Materials”(即时IF>20)期刊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担任“Materials”、“Frontiers in Materials”、“Frontiers in Electronic Materials” 等期刊客座编辑。担任中国能源学会新能源专家委员会委员;新加坡维泽专家库(VISER)材料科学专家委员会委员。指导学生在第九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银奖。主持包括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等多项,作为主要成员参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装发共用技术项目等数项。
欢迎扫码预约,或点击下方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