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2023年光伏行业十大关键词


来源:中国粉体网   星耀

[导读]  2023年,是中国光伏市场风云变幻的一年,光伏价格波动式下跌,叠加电池技术迭代提速,行业内卷程度前所未有。中国粉体网提取关键词以提示行业的未来方向。

中国粉体网讯  2023年,是中国光伏市场风云变幻的一年,光伏价格波动式下跌,叠加电池技术迭代提速,行业内卷程度前所未有。中国粉体网提取关键词以提示行业的未来方向。



扩产


2023年,硅料、硅片、电池片和组件环节都经历了大幅度的扩产。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多晶硅领域投产的项目达到16个左右,落地产能达到107.3万吨;硅棒、硅片环节投产项目21个,落地产能348GW;电池片环节投产、试产项目有60个,落地产能约480.15GW;组件环节投产项目47个,落地产能约269.95GW。光伏电池片环节签约的项目有79个,开工的项目有40个,投产的项目有60个。


尽管产能过剩的声音于2022年就不绝于耳,但2023年扩产的势头有增无减。


产能过剩


经过疯狂扩产后,随之而来的是全产业链的产能过剩。据统计,2022年硅片、电池片和组件产能分别为628、559和574GW,2023年硅片、电池片和组件环节产能分别为828、886和853GW。到2024年,硅片、电池片和组件环节产能预计都将增长至1000GW左右。


2023年成为光伏产能释放最快的一年。前三季度,晶科、晶澳、隆基、通威四大光伏产业链龙头企业,以及天合光能、阿特斯等投建项目金额合计已超5540亿元,光伏市场产能竞赛愈演愈烈。


自从5月上海SNEC国际光伏展以来,隆基李振国、天合高纪凡、晶澳靳保芳、晶科李仙德、协鑫朱共山、通威刘汉元、阳光曹仁贤、阿特斯瞿晓铧等八大光伏巨头掌门人均谈及过产能过剩话题。为此,工信部在一次光伏企业座谈会上也谈到了产能过剩问题。


种种迹象显示,光伏行业产能过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价格下行


2023年以来,硅料价格快速下行,曾经“拥硅为王”的硅料企业又在数月之间经历了“冰火两重天”。数据显示:与2022年30万元/吨的高位相比,硅料目前已经跌去70%。


硅料价格的大跌,带动了整个产业链价格的下跌。


硅片环节,M10硅片6.7元/片降至2.3元/片,G12硅片由6.7元/片降至3.3元/片,跌幅均超过50%。


电池片环节,曾每瓦高达1元以上的电池片目前已跌至0.5元左右。


组件价格更加“一路向下”,光伏组件价格自年初的1.9元/W左右,跌至目前不到1元/W,价格已近腰斩。


N型电池技术路线之争


2023年,光伏产业迭代升级步伐全面加快,N型电池取代P型电池已成不可阻挡的大趋势。同时,围绕TOPCon、HJT和IBC三大先进N型电池技术的主流之争也拉开了大幕。


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天合光能、中来股份、阿特斯、一道新能坚定看好TOPCon,华晟新能源、东方日升和泉为科技坚定唱多HJT,BC电池阵营里则有隆基绿能和爱股份两大厂商,拥有建成的BC电池组件产能。


2023年年9月,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表示,BC类电池在未来将逐步取代TOPCON电池,预计在接下来的5-6年内,BC类电池将成为晶硅电池的主流技术。一时之间,N型技术路线纷争涌起,再掀风浪。


极致内卷


“供需动荡、技术迭代、竞争颠覆”——这是晶科能源和晶科科技董事长李仙德对2023年光伏市场的精准概括。


但如果要用一个词语来描述市场的直观表现,那无疑是“极致内卷”。自2023年以来,光伏价格波动式下跌,叠加电池技术迭代提速,行业内卷程度前所未有。


由于全产业链的供应从2021、2022年的紧平衡局面转为供大于求的局面,全产业链产品价格松动,引发了同业竞争极为激烈。这种行业内卷在组件端体现的尤为明显。从5月份开始,先知先觉的光伏组件厂商不断压低组件招标价格,以获得中标机会。到10月份,央国企组件招标价格砸破1元/瓦心理关口,破了厂商的盈亏平衡线。


这次内卷,就连头部大厂都猝不及防。隆基绿能在2023三季报业绩说明会上坦承误判了市场形势,失误之一就是到二季度友商以低价订单抢占市场的时候,隆基没有跟进,影响了组件销售和四季度交付。尔后,隆基也加入了组件价格战行列。


光伏组件厂商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的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瞿晓铧曾公开表示:“光伏行业现在已处于‘史上最强内卷进行时’,所以大家不要去期待明年光伏能有特别高的单瓦盈利能力。”


消纳危机


分布式光伏正陷入消纳困境。


2023年6月,为解决分布式光伏接网受限等问题,国家能源局在全国范围选择山东、黑龙江、河南、浙江、广东、福建6个试点省份,每个省选取5-10个试点县(市)开展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承载力及提升措施评估试点工作。


其中,河南明确分布式光伏开发红、黄、绿区域,按季度向社会公布,并适时缩短测算公布周期;优先支持绿色区域内的分布式光伏项目,黄色、红色区域内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待落实消纳条件后,再行开发建设。根据河南省能源大数据中心公布的情况,河南不同区域的承载力情况如下图所示,河南整体上已经处于红黄状态,绿色区域较小。


 


消纳难题不只发生在试点省份。


四季度以来,安徽、广东、河南、湖南等超过20个省、市地区出台政策规范分布式光伏市场,其中包括暂缓分布式光伏备案,或规定不得开工、不予并网情形。消纳问题导致的备案困难已非个例,新能源项目大量入市后,在由于容量明显不足造成消纳难未解决的情况下,分布式光伏能否在明年继续大规模开发也暂且存疑。


中国新能源电力投融资联盟秘书长彭澎表示:“不管是河南、广东公布的试点结果,还是其他一些地区发布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备案或发展相关通知,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没有消纳空间的地区不能再新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了,肯定会对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产生一定抑制。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促消纳早已成为分布式光伏发展的主线。”


光伏用地政策收紧


随着光伏装机容量的快速增长,用地需求也随之增加。光伏用地政策正面临愈发严峻的形势。


进入“十四五”之后,随着18亿亩耕地红线政策以及国土三调的调整推进,此前的光伏用地政策不再适用,行业一直等待新政策出台,为项目推进提供支撑。


2023年4月,国家出台《关于支持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规范用地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光伏发电项目选址应当避让耕地,新建、扩建光伏发电项目,一律不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基本草原、Ⅰ级保护林地和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所有光伏方阵用地一律不得占用耕地。


某开发人员表示,新的用地政策比“十三五”时期要更严格了,但有规则可依对于投资企业来说就可以适当的规避风险,否则受用地影响,很多项目是无法推进的,尤其是中东部以及西南部分林草、耕地较多的省份。


但实际上,由于光伏用地政策涉跨部门管理,在执行过程中,各省甚至各地区的光伏用地政策却不尽相同。不少新建、在建或存量项目受水利、用地政策调整而被拆除,比如颍上县焦岗湖聚安光伏项目因侵占湖泊被拆除、海南临高某企业光伏项目非法占地拆除、景县疆能50兆瓦农光互补光伏侵占耕地被拆除等。


 


由于新旧政策更替,光伏项目用地性质的界定存在不清晰的情况,导致土地作为稀缺资源,用地矛盾进一步加剧。


从国家发展全局和光伏产业健康发展考量,光伏用地政策的收紧是科学的研判,无可厚非。但是,想要彻底理解中央级政策和各地政策的差异、新旧政策的差异,着实不易。


分时电价


2023年下半年以来,安徽、河北、浙江、福建、甘肃、青海、辽宁、新疆、宁夏、内蒙古等多地发布文件,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政策;湖北省出台了“征求工商业分时电价机制有关意见的通知”;云南拟从2024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分时电价(居民和农业用电除外);山东省优化了工商业分时电价政策,于2024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


从市场反馈来看,或调整金融政策、或考虑配置储能。分时电价政策的出台将对工商业分布式光伏投资收益造成一定影响。


全面配储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光伏+都离不开储能。


据统计,内蒙古、福建、山东、甘肃、安徽、青海、江西、江苏、广西、西藏、广东、云南、湖北、贵州、河南、陕西和河北对风电、光伏都有一定的强制配储要求,且越来越严格。


进入2023年,储能在能源市场的“刚需”身份进一步确定,国内关于强制配储、以配储换消纳的地区数量明显上升,且配储要求正发生在工商业、户用光伏等分布式光伏身上。下半年,河南、河北、湖南等地相继出台了征求意见或试行政策,计划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分布式光伏配置储能。


有消息透露,分布式光伏全面配储时代即将来临,相关政策或已在路上。


光伏大洗牌


随着硅料跌到6万元/吨,触及二、三线厂商成本线,组件跌破1元/瓦的成本线,光伏行业内部的洗牌已经在所难免。


2023年下半年以来,包括皇氏集团、乐通股份、奥维通信等近十家公司开始放弃或削减其光伏项目投资。


一部分厂商可能因亏损而兜售项目,或出现资金链断裂而破产的情形。按照未来将有50%以上的光伏厂商被淘汰出局的预期,这次行业大洗牌会相当猛烈。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星耀)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请告知删除!


推荐5

作者:星耀

总阅读量:9676926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