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强联手:高能数造携手中科固能共建全固态电池智能制造联合实验室


来源:中国粉体网   苏简

[导读]  高能数造(西安)技术有限公司与溧阳中科固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携手共建全固态电池智能制造联合实验室。

中国粉体网讯  近期,由高能数造(西安)技术有限公司(简称“高能数造”)与溧阳中科固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中科固能”)携手举办的共建全固态电池智能制造联合实验室项目签约仪式在中国科学院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成功举行(江苏溧阳)。


图片来源:高能数造


签约仪式上,高能数造携手中科固能宣布共建全固态电池智能制造联合实验室,就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智能制造技术研发展开深入合作。旨在通过充分发挥双方在各自领域的技术实力,共同开发低成本、高效率、高性能的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的数字智造技术,共同推动全固态电池领域的科技创新和规模化量产落地。


高能数造成立于2021年,是全球新能源电池3D打印技术的先行者和倡导者,也是国内首家聚焦并推出3D打印电池设备的产业化公司。高能数造针对新能源电池研发制造的专业需求而自主研发了浆料挤出层叠(SEL)增材制造技术,并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3D打印授权专利,己上市3款电池专用3D打印机


作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关键方向,全固态电池一直面临着制造难度大、成本高等问题,目前仍停留待产业化阶段。因此,各大电池制造厂商从材料、技术等方面积极探索解决方案。


与其他解决方案相比,3D打印技术的应用使得全固态电池能够以更紧凑的形态构建,减少内阻,并提高能量密度。此外,3D打印技术能够实现多种尺寸和形状的电池设计,为各种应用提供更大的灵活性和自定义能力。通过层层堆叠的方式,3D打印技术可将固态电池的各个部件精确制造出来,从而实现快速、灵活的生产。而且,3D打印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多材料一体化制造,使得电池的设计更加个性化和定制化。 


与传统电池相比,3D打印全固态电池具有以下显著优势:


1.电极精度高


借助微米级制造控制能力,电池3D打印技术能够实现最薄10μm以内超薄电介质薄膜及复合电极层制备,为全固态电池界面优化提供有效的结构基础。


2. 制造效率高


传统电池的制造过程通常需要多个工序和大量的人工操作,而通过3D打印技术,可以一次性完成电池的制造,从而大幅提高制造效率。该技术能够实现复杂的内部结构和精确的尺寸控制,为电池的制造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和精度。


3. 稳定性高


通过3D打印的单个样品及同批次样品均匀性好,一致性高,制得的极片或电芯性能稳定,且正反面打印定位准确,能快速制备双面极片和极片/电解质复合膜。


4.个性化和定制化需求


3D打印技术允许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个性化和定制化的设计与制造。在电池领域中,这意味着可以根据不同设备或产品的特定要求,定制电池的形状、尺寸和性能等。对于一些特殊行业或应用场景,例如医疗器械、智能穿戴设备、航空航天等,3D打印电池能够满足其独特的需求,开启更多应用领域。


5.操作简单


人机交互界面,可支持网络传输打印数据,实现在线打印,实时监测和修改打印参数,实现一键式打印电芯。


6. 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3D打印电池所需的原材料相对较少,制造过程中减少了大量废料和耗能,相比传统电池制造具有较低的能耗和碳排放。此外,尽管目前3D打印电池在材料利用率方面仍面临挑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相信能够实现更加高效的材料利用,进一步降低环境影响。


7. 新兴应用领域的推动


3D打印电池的市场前景受到新兴应用领域的推动。随着人们对便携式电子设备、智能家居、电动车和可再生能源等需求的不断增加,对于电池续航能力和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3D打印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电池技术,具备高能量密度、快充电速度和良好的安全性能等特点,能够满足这些新兴应用领域的需求,因此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小结


一方面,全固态电池产业化进展加速,中科固能已在全固态电池研发和商业化进程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也确立了全固态电池成为新能源领域的重要趋势和关键技术。另一方面,传统电池制造工艺已对全固态电池的产业化形成阻碍,全固态电池亟需更理想的生产工艺与其材料体系匹配。电池3D打印工艺已被证明是全固态电池有效的制造工艺,尤其可对固态电池的界面优化、极片结构优化起到积极作用,实现更好的界面接触性能和界面匹配,从而有效提高电池的性能和稳定性,高能数造的电池3D打印技术能够为全固态电池量产提供工艺支撑。


信息来源:

正式签约|高能数造携手中科固能共建全固态电池智能制造联合实验室.高能数造头条

高能数造-3D打印全固态电池.NW Technology

3D打印在固态电池中的应用.粉体网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苏简)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

推荐12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