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圈爱上拆电池,特斯拉的4680有那么神?


来源:AutoLab

[导读]  美国工程咨询也是拆车公司Munro & Associates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拆解了一台ModelY的4680电池。

中国粉体网讯  车圈从不缺少话题,不过是从之前的“造车”转移到了“拆车”。


这不最近,美国工程咨询也是拆车公司Munro & Associates又把T姓明星拉出来“整活”了。


一个多月的时间,拆解了一台Model Y的4680电池。光是撬开电池的上盖板,就用了两周时间…要不是专业对口,大概率得暴力拆卸。


就像我们了解到的,特斯拉在2020年同时发布了4680电芯和CTC技术。今年4月,第一批“4680电池+CTC底盘”的Model Y交付到了车主手上。


CTC主要有两种技术路线:把电池包集成到车辆底盘中,间接取代地板;或者直接把电芯集成在底盘。特斯拉是后者,车主几乎是坐在电池上开车。


然而,Sandy Munro团队近日公布的4680电池拆解结果显示,这个“几乎”还差点意思。


你以为的:



实际上的:


图片来源:Munro Live视频


电池盖板下,是覆满电芯的粉色聚氨酯材料,厚度还不小。特斯拉4680电池取消模组和电池包却能保证强度的秘密,也随之浮出水面。


聚氨酯胶粘剂,粘性高、固化时有弹性,因而耐冲击和耐振性较好。



相比于传统电池包的金属骨架,此类发泡材料能够在电动车受到碰撞时吸收电池受力的能量,从而减少电池损伤。填充在电芯之间还可以改善从电芯到冷却设备的热传递,将过热的电芯彼此隔离,降低起火风险。


直观上,没了模组和电池包的固定,上百颗电芯牢牢粘在一起也不至于在底盘上乱晃。


聚氨酯在动力电池领域受到力捧,早期的Model3电池用量还比较少(Jack Rickard团队在2018年对Model 3进行拆解,聚氨酯被用来保护FPC柔性电路板的采样点),没成想竟是4680电池的大功臣。



但一体化,也意味着要把单颗电芯都摘出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Sandy Munro团队利用了行业惯例做法——用干冰清理聚氨酯发泡材料。


一顿操作后,4680大圆柱电池终于露出了真面目。


最上面一层盖板集成了电压和温度的采样传感器的线束,再下面一层,是把电芯连接成串并联的集流器。



和之前曝光的专利图一致,4680电芯由于通过的电流增大,上一代2170电池包所采用的铝丝焊接工艺不再适用,而是改用了汇流排激光焊接(Busbar),将每个单电芯连接起来。


Busbar有着“电芯电气连接桥梁”的称号,对于动力电池安全是重要的帮手。


另外,拆解过程还有一个有趣发现是,ModelY底盘上共装载了828颗电芯,被三块树脂类绝缘材料隔断。马斯克之前说4680电池“完全取消传统模组”,但这个设计更像是弃用了传统物理隔板做出的让步。


因为目前,散热和热失控风险依然是围绕动力电池设计的两大因素。


海通实验室拆解比亚迪元EV


比如,海通此前拆解的比亚迪元EV,该车电池包的内部采用了石绵绝热垫作为阻隔保护。这一点上,聚氨酯确实是种进步材料。


不过,车辆底盘上的整个电芯设计化繁为简,技术更先进、集成度更高了,从维修的角度说,却是难上加难。



作为前福特工程师,Sandy Munro觉得,从灌胶的技术看,4680电池维修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为涉及到涂胶,重新灌胶,密封防水测试等一系列工序,在成本上并不划算。


这也是“4680+CTC”技术面临的窘况。


特斯拉4680电池这个两岁大娃经历了从万众瞩目的C位出道到变成“产能炼狱”的尴尬,再算上必不可能维修的情况,注定了其生产过程极为严苛。


换掉整个电池底盘,肯定要价不菲。本月初发生了一起类似事故,某品牌车主驾驶途中意外撞车,只能更换电池包,维修费用不及开票成本的一半。


国内部分车型更换整个电池包的费用几近购车成本的一半,听起来也很心酸。当然,如果能回收换购,车主心理上便不会太慌。


马斯克之前说,4680电池回收肯定没问题。但国内尚没有一个统一标准,虽说比亚迪、吉利等车企都在推进退役电池的梯次利用,也有部分车企支持第三方回收,但整个市场仍处在野蛮生长的阶段,车主更多时候是恨铁不成钢。


刚刚过去的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就发话了,建议完善电池回收利用政策。车主是真需求,电动车要全面推起来,也是真需要。


而特斯拉的4680电池,或许也在等。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长安)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请告知删除!

推荐2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