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粉体网讯 氟新材料的资源基础萤石,是与稀土类似的世界级稀缺资源,有了萤石矿,才能生产基础原料氢氟酸。“十四五”是我国氟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提速的重要时期,氟新材料已广泛运用到电动汽车燃料电池、5G通信半导体材料、手机液晶材料等多个领域。
萤石 图源:pexels
“邵武萤石矿储量丰富,储量达724万多吨,占南平地区近半以上,这是产业发展的‘先手棋’。”邵武市工业信息化和商务局局长徐崇武说。
补链延链
邵武是福建省较早踏足氟化工产业的县域,但是发展初级产品,竞争力弱。永飞化工入行30余年,主要生产初级产品氢氟酸,但单纯的原料生产门槛低,市场行情波动大且产能容易过剩,无法掌握竞争话语权。
2021年以来,针对补链方向,引进四氟乙烯下游企业福建科润世纪氢能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计划投资2.5亿元建设年产500吨全氟磺酸树脂项目;以商招商强强联手,永太科技与宁德时代签订合作协议,计划投资12亿元,建设锂电池新材料系列生产项目……
要提升产品附加值,就必须向产业链下游延伸。
邵武金塘工业园区
在金塘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吴兴盛看来,随着产业链延伸,产品附加值可以成几何倍数增长。在市场上,原料萤石每吨价格3000元,无水氢氟酸等初级产品价格约1万元,而延伸到下游,氟聚合物价格则要十几万元,含氟精细化工产品的价格达到百万甚至千万元。但是,邵武缺失了完整产业链中的关键:氟利昂22(二氟一氯甲烷)和四氟乙烯单体,产品无法向下游延伸。
据了解,产业链核心的四氟乙烯环节不能通过运输实现,只有筑巢引凤,吸引龙头落地。为此,2017年2月,邵武市成立氟新材料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协调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园区招商、配套服务等工作,对产业链上下游招商。很快,深圳新宙邦、浙江永和、上海三爱富等国内龙头慕名而来,带来第一期年产14万吨的二氟一氯甲烷(R22)及8万多吨的四氟乙烯生产项目,打通产业链的“任督二脉”。
强链固链
近日,在邵武金塘工业园,投资2.1亿元的永太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扩建项目正有序推进,项目拟形成年产13.4万吨液态锂盐的生产能力,进一步强化高端原材料供应能力。
“下游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锂电池材料的需求量持续增加。作为电解液的重要原料,双氟磺酰亚胺锂在2017年之前曾被日韩等国家技术垄断。通过技术攻关,永太成为全国第二个实现双氟磺酰亚胺锂溶液量产的企业,目前正在加大产能。”公司总经理严永刚说。
2016年,邵武永太高新材料有限公司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成立,团队4名成员均拥有精细化工行业20年以上经验。“工作站设立后,我们借梯登高,企业发展装上了强力引擎。”严永刚说,近些年在科技特派员的帮助下,六氟磷酸锂的产能从2000吨/年增长至8000吨/年,2021年公司产值同比增长428%。
借助科技力量,实现飞跃的还有永晶科技。近日,服务永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科技特派员孔德林告诉记者,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循环利用技术实现多项突破,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生产效率。
没有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在市场上缺乏稳固的竞争力。永晶科技长期高度注重研发投入,建成研发中心,并投入价值超2000万元的各类设备,与中科院有机所等国内外知名研发机构达成合作。据永晶科技副总经理丁建军介绍,公司先后开发了一批关键技术和前瞻性技术,自主研发生产和利用管束式槽车充装的氟氮混合气是目前国内唯一替代进口的厂家。
政策引领
2022年3月,邵武印发《氟新材料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拟投资3亿元的福建福豆新材料有限公司电子特气及先进电子专用化学品项目开工建设;福建准信新材料有限公司项目谋划建设,生产光刻胶用线路板树脂与光刻胶树脂……
“我们把做强、做优氟新材料相关应用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做强一批全国十强氟新材料龙头企业的同时,坚持大招商、招大商,依托现有新材料产业基础,加快新能源材料、湿电子化学品、芯片材料等产业发展,形成产业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金塘工业园区副主任洪德兴说。
编者按
2021年,金塘园区氟新材料产业集平台列入《福建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金塘园区氟新材料四个系列产业链齐全,都有龙头企业带动,形成产业集群‘虹吸’效应。目前,全国前十的氟材料企业有一半在邵武落地,八大跨国公司中有两家正在洽谈合作事宜,初步达成投资意向。2022年随着项目陆续开工、投产,邵武氟新材料产业效益逐步释放。
信息来源:福建日报、邵武市人民政府、东南网等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昧光)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