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春晓院士:中国航空用钛的开路先锋


来源:中国粉体网   星耀

[导读]  他就是著名材料科学家,来自中航工业航材院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钛合金和钛-铝系金属间化合物专家曹春晓。

中国粉体网讯  毕生开拓,矢志弥坚,他是中国钛合金研究与应用创始人之一,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钛合金应用技术;荣誉如山,孜孜不倦,他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航空报国金奖、航空报国突出贡献奖等多项科技成果奖项;信念如山,坚守自我,他长期从事航空材料研究,被誉为“中国航空用钛的开路先锋”。


他就是著名材料科学家,来自中航工业航材院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钛合金和钛-铝系金属间化合物专家曹春晓。


 

图片来源:科普中国


多彩的人生:中国航空用钛的开路先锋


曹春晓(1934.08-),浙江上虞人,材料科学家、钛合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56年毕业于交通大学机械系。现任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家组组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塑性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业分会会长等。获“航空报国金奖”——航空最高奖。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他长期从事航空材料研究,是我国航空工业钛合金研究和应用的创始人之一。


曹春晓院士不断开创新型钛合金和钛--铝系金属间化合物,并应用于航空工业,显著减轻飞机及其发动机的结构重量。根据再结晶和相变相结合的原理,创立了高低温交替热变形技术,解决了长期以来存在于大型钛合金零件生产中的金相组织不均匀的关键问题首先利用特定的相变模式优化钛合金的β转变组织形态和性能,创立BRCT热处理技术利用形变--相变联合机制,创立钛合金急冷式β热变形强韧化技术,研究了钛合金的强化机制、阻燃机理、疲劳裂纹扩展特征及其它基础问题,并相应地取得了创造性成果。


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有“钛”度的材料人


大学毕业后,曹春晓毅然放弃留在上海交大任教的机会,而选择了新成立的国防科研单位——北京航空材料研究所(即航材院前身)。在这里,他参与筹建了钛合金实验室,并创造了中国钛合金研制的多个第一。1962年,他发表的第一篇学术论文中就提出“超高温锻造”和“相变温度压延”创新性工艺,多年来的实践和应用证实了其前瞻性。1964年,他首次提出以TC4钛合金叶片和盘研制作为我国航空用钛的突破口。1966年,在他的领衔下,我国成功通过了第一台装有钛合金转子叶片的航空发动机长期试车。


上世纪90年代,他先后研制成功了Ti—55高温钛合金”和TD2合金,为提高航空发动机推重比和提升我国钛合金科研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6年,国务院批准成立大型飞机方案论证委员会,曹春晓作为唯一从事航空材料研究的委员,独当一面。大飞机项目启动后,曹春晓又作为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为中国造大型飞机经常奔波于全国各地。


为了材料事业,曹春晓还经常转战大江南北,在各厂所之间就材料事宜进行协调,费尽心力为兄弟单位排忧解难,不论是故障分析还是材料研讨会,只要是他能帮上忙,他都义无反顾。他用一颗赤诚的心,书写了对国家、对航空、对社会的大爱情怀。


曹春晓院士谈“怎样打造成功人生和快乐人生” 


曹春晓不仅在学术上有很高的造诣,在怎样打造成功人生和快乐人生方面也有着许多独到的见解。


曹春晓院士现身说法,讲述了“人生要以强国富民、奉献人类为强大动力”。曹院士把整一生都献给了祖国的航空事业,他认为“辛而不苦,劳而有乐”是人生的最佳境界。他爱心四溢,施惠于人,多次为受灾群众踊跃捐款;他用自己的薪金在兼职的南昌航空大学设立“昌航之春”奖和“春晖”奖学金,用于奖励该校优秀的教师和学生,奖金额至今已渝百万元;2015年,他和夫人一起捐赠50万元为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爱心帮扶救助基金设立“春联爱心基金”,资助困难职工。曹春晓说:“能为弱势群体伸出援助之手,心里才能得到平衡,得到安慰,得到快乐。”


曹春晓院士表示:“珍惜宝贵时光,以强国富民,奉献人类为永不熄灭的强大动力,快乐地扑打着青春的翅膀,始终保持积极的勤奋状态和良好的心态,勤奋、勤奋、再勤奋;修养、修养、再修养。那么,拥抱你们的必将是‘成功人生’和‘快乐人生’!”


参考来源:中国科学家博物馆、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看航空、中国科学报等。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星耀)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请告知删除!


推荐4

作者:星耀

总阅读量:8443010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