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一文了解我国3D打印五大领军人物


来源:中国粉体网   星耀

[导读]  ,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是国内3D打印技术的重要科研基地。这些最早接触3D打印的高校研究力量成了如今国内3D打印的领军人物。

中国粉体网讯  3D 打印是一种增材制造的新型工艺方式,它以材料层层堆积的形式加工零部件,提高了材料利用率,节省了模具费用,适用于小批量复杂零件的生产加工。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工业制造、生物医疗、艺术修复、影视模型、日常生活消费品设计等各个方面。


从2011年开始,国内3D打印爆发发展。其中,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是国内3D打印技术的重要科研基地。这些最早接触3D打印的高校研究力量成了如今国内3D打印的领军人物。(排名不分先后)


1、中国3D打印第一人——清华大学颜永年


颜永年,1938年生,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被业界誉为“中国3D打印第一人”,曾获得国家技术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国家科技部科技创新创业奖。著编书9册,发表论文260余篇,在重型装备、3D打印和生物制造领域科研成果卓著。


 


颜永年教授是国内最早从事三维打印技术研发的专家之一,其带领的团队在熔融挤压成形技术、分层实体成形技术、无木模成形技术、电子束选区烧结技术、激光选区熔化成形技术等多项三维打印技术的工艺、设备、控制、软件平台等方面都有深入研究。颜永年教授曾作为总设计师完成了5台套世界级的我国重装行业和国防上急需的重型液压机设计,包括:中国最大的换热器板片成形压机——4万吨板料成型压机(广州)、世界最大的重型厚壁钢管垂直挤压机——3.6万吨垂直钢管挤压机(包头)、我国最大的精密航空模锻液压机——4万吨航空精密模锻压机(西安)、远东地区最大的具有挤压功能的模锻液压机——3万吨核电精密模锻压机(昆山)。


颜教授认为,3D打印应用的价值有三个方面:第一是将创业产业、教育产业和网络联系起来;第二是生物制造产业,3D打印能实现二维到三维的转变,在医学方面价值很大;第三是装备制造产业,3D打印可以完成个性化的生产制造,在工业化应用和民用方面都有很大的应用空间。


2、中国3D打印之父——西安交通大学卢秉恒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卢秉恒,被视为国内3D打印业的另一先驱人物。卢秉恒教授现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先进制造技术的研究,主要开展了增材制造、生物制造、微纳制造与电子制造装备等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开发了国际首创的紫外光快速成型机及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机、光、电一体化快速制造设备和一系列快速模具制造技术,发明了农业节水滴灌器抗堵结构及其一体化开发方法。


 

图片来源:人民视频


卢秉恒教授先后主持“九•五”、“十•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课题等重大重点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300余篇,获发明专利3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2001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九五”国家重点攻关计划突出贡献者称誉。荣获蒋氏科技成就奖1项,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


“年轻时我就梦想科技报国,现在赶上了国家发展的好机会,想尽力为国家多做些事情。”年逾七旬的卢秉恒院士依然奋战在科研第一线。


3、金属3D打印引路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华明


王华明教授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大型金属构件增材制造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国防科技工业激光增材制造技术研究应用中心主任,兼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增材制造分会副主任委员。


 


王华明教授长期从事大型金属构件增材制造和表面工程技术研究,带领团队突破钛合金、超高强度钢等高性能难加工金属大型复杂关键构件激光增材制造工艺、成套装备和工程应用关键技术,开拓机械装备严酷环境关键摩擦副零部件激光熔覆多元金属硅化物高温耐蚀耐磨特种涂层新领域,成果在飞机、火箭、导弹、卫星、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关键装备研制和生产中实现工程应用。发表SCI收录论文200余篇,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部级科技一等奖3项。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航空报国金奖一等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国防科技工业杰出人才奖等荣誉。


“瞄准前沿问题、立足国家重大的战略需求做科研。”这是王华明教授及其团队多年来不懈努力的方向,也是他们未来持续发展的动力目标。


4、世界3D打印行业突出贡献人物——华中科技大学史玉升


史玉升,1962年生,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学者领军岗特聘教授。现任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党委书记,数字化材料加工技术与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湖北)主任,国防科技创新特区主题专家组首席科学家,中国增材制造产业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增材制造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3D打印联盟副理事长、湖北省3D打印联盟理事长等职务。


 


史玉升教授团队从1991年开始进行增材制造的研发工作,目前形成了增材制造设计、材料、工艺、装备、测量、应用的成套关键技术,开发出全球最大的3D打印机史玉升教授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一等奖5项,相关研究成果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并入选教育部和湖北省创新团队。2021年在《MaterialsToday》(IF=31.041)上发表论文,对超材料的增材制造技术与发展趋势进行论述,为超材料在工程机械、航空航海和生物医疗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思路,


“现在,我们陶瓷激光烧结3D打印装备的最大台面已经做到了1.7米,可以整体成形最大尺寸为1.6米多的陶瓷零件,我们正在讨论最大台面为5米的陶瓷激光烧结3D打印装备的设计方案。等我们把5米台面装备做出来后,就尝试做10米的。”史玉升满怀信心地说道。


5、3D打印“产学研合作”的推动者——西北工业大学黄卫东


黄卫东教授,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铂力特公司终身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从事凝固理论、激光快速成形与修复、精密铸造等方向研究。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863”、“973”等重大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2部,至今已获授权激光立体成形的材料、工艺和装备相关的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12项。国家科技部3D打印专家组首席专家,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增材制造分会副理事长,3D打印领域世界首本国际杂志《3D Printing and Additive Manufacturing》编委。


 


黄卫东教授所带领的团队西北工业大学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3D打印技术研发最出色的单位之一,主要研发“激光立体成形”3D打印技术。该技术通过激光融化金属粉末,几乎可以“打印”任何形状的产品。其最大的特点是,使用的材料为金属,“打印”的产品具有极高的力学性能,能满足多种用途。


黄卫东教授曾经在一次学术报告中分析了3D打印的世界格局与中国的机会,他表示3D打印的世界格局——美国具有全球性的压倒优势,中国总体上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美国拥有绝大部分主流3D打印技术的原创专利,中国从2017年起3D打印专利数量超过全球其他国家的总和;美国和德国平分3D打印装备的世界顶尖品牌,中国初露头角;美国3D打印产业应用占世界三分之一强,中国处于世界第二,占美国的三分之一弱,但发展速度世界最快。另外,中国拥有发展3D打印技术与产业的巨大机会——巨大的产业需求,聚集全球优秀人才的绝佳机会,处于国家战略的核心。3D打印将助力大学“双一流”建设。


参考来源:中国粉体网、中国经济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科技中国、高分子科学前沿、华中科技大学、航空制造技术、考研帮、上海交通大学等。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星耀)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请告知删除!


推荐19

作者:星耀

总阅读量:8765629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