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电动化,大众集团面前压下两座山


来源:中国汽车报

[导读]  芯片危机、电动化转型,成为摆在德国大众集团面前的两大挑战。

中国粉体网讯  近日,大众集团美国公司CEO斯科特·基奥在一次行业峰会上表示:“毫无疑问,全球半导体芯片短缺将持续到2022年,且至少是下半年。”芯片短缺已导致全球车企减产,据大众内部知情人士透露,今年迄今为止,大众沃尔夫斯堡工厂只生产了30万辆汽车,这是自1958年以来的最低数字,远低于疫情前的平均产量。


与此同时,以大众集团CEO赫伯特·迪斯为代表的管理层希望加速电动化转型。不久前,德国《商报》报道称,迪斯在与监事会见面时提出,希望旗下主要工厂加速电动化改造,如果转型进度太慢,该公司可能削减多达3万个工作岗位。随后大众在官方口径上否认了裁员3万人的相关新闻,还有知情人士向路透社透露,大众监事会成员强烈反对迪斯的提议。不过,裁员传言还是引发了市场广泛关注,从中不难窥见“大象转身”的艰难。




缺芯或导致大众减产数十万辆


应该说,半导体芯片短缺是全球汽车业共性的问题。从刹车传感器到动力转向,再到信息娱乐系统,芯片几乎遍布汽车的各个部位。缺芯导致各大车企减产的消息一直络绎不绝。大众此前表示,由于芯片供应不足,该集团今年的产量将减少数十万辆。近日有知情人士透露,到目前为止,今年大众沃尔夫斯堡工厂的产量只有30万辆。该工厂疫情前的平均年产量约为80万辆,大众集团曾有意将其提升至100万辆,但2020年受疫情影响实际产量下滑至50万辆。今年叠加芯片危机,该工厂年产量可能会更低。


基奥指出,缺芯问题可能会在今年第四季度得到一些缓解,但届时汽车行业仍无法满足市场对于汽车的需求,因此在不久的将来,汽车行业可能会出现一个变化,即尽量减少汽车每个部件所需的芯片数量。“过去,我们认为芯片供应几乎是无限的,因此想为每一个模块都配备芯片,例如车窗升降、调制器等。未来当我们开发汽车时,我们可以开始考虑一个问题,能否用更少的芯片做更多的模块?这可以做到,我们正在关注。”他说。


和基奥一样,法国汽车游说组织PFA总裁卢克·查特尔也在峰会上表示,半导体供应问题在2022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仍将影响汽车行业,且缺芯是一个长期危机,将对汽车工业产生持久性影响。


那么,是否应该由美国政府出资建设更多芯片工厂?对此基奥表示,这将耗资数十亿美元,且至少需要四年时间,“我不知道拿起电话去找政府是不是解决芯片短缺的办法”。


从全球范围来看,各大咨询机构及市场分析机构也发出了自己的预测。例如,波士顿咨询公司认为,缺芯将导致今年全球汽车减产700万~900万辆,AFS的预测是减产810.7万辆,埃信华迈则预测减产710万辆。


裁员传闻背后,电动化挑战大


摆在大众集团面前的难题并不只是芯片。基奥指出,芯片短缺是当前的挑战,而下一个挑战将是对电动汽车和电池日益增长的需求。大众集团此前和韩国电池厂商SKI签署合作协议,其美国田纳西州工厂计划2022年投产,将成为大众在北美的重要电动汽车生产基地,而该厂使用的电池将来自SKI的佐治亚州电池工厂。不过,在大众看来,仅有SKI是不保险的。基奥透露,下一批电动汽车推出之时,大众还将发布更多和电池供应有关的信息。


至于其大本营德国,沃尔夫斯堡工厂长期以来一直是大众集团的旗舰生产基地。一位大众发言人近日表示,将重组沃尔夫斯堡工厂,从而解决其竞争力问题,尤其是当前特斯拉等新入局企业带来了日益激烈的竞争。据了解,特斯拉的德国柏林工厂计划今年投产,可谓是和BBA当面锣对面鼓地展开市场争夺战。“与特斯拉和中国厂商相比,大众显得太慢太贵了。”不久前在沃尔夫斯堡召开的一次会议上,大众集团发出了警告。


大众有意裁员3万人的传闻也在市场上引起了不小的波澜,德国《商报》引用迪斯的发言报道称,向电动汽车的过渡延迟可能会使公司失去3万个工作岗位。虽然大众官方随后进行了辟谣,否认了裁员传闻,但从市场大势来看,在向电动汽车转型的过程中,传统内燃机领域岗位的削减和新兴领域人才的招募一直在进行中。


或许在大众看来,积极、快速转向电动化才能使得企业顺利过渡,实现“大象转身”。与之相比,在外界眼中有些保守的丰田似乎持不同观点。丰田社长、日本汽车工业协会会长丰田章男不久前表示:“纯电动汽车可能会让日本失去550万个工作岗位和800万辆汽车产量。”这已经不是丰田章男第一次公开反对面向电动汽车的激进转型。是快速转型,一步到位,还是步步为营,平稳过渡,汽车行业并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一切需要车企“摸着石头过河”,而一路上的争议和“试错”可能难以避免。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波德)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请告知删除!


推荐9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