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磁性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


来源:中国粉体网   山川

[导读]  中国科学院磁性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面向国家和产业的重大需求和世界发展前沿,致力于新型磁性材料和器件的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发。

中国粉体网讯  中国科学院磁性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面向国家和产业的重大需求和世界发展前沿,致力于新型磁性材料和器件的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发。重点实验室于2007年开始筹建,2011年通过验收。




重点实验室紧密结合国家在新能源技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对磁性材料与器件的战略需求,发挥浙江省在磁性材料方面的产业集群优势,重点部署了稀土永磁材料、非晶软磁材料、磁性纳米材料、磁电子材料与器件四个研究方向,强调不同方向间交叉合作,形成应用基础研究与高技术研发兼顾的学科布局,推动我国磁性材料与器件的前瞻研究和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




重点实验室通过引进海外杰出人才和培养有学术潜力的青年人才并举,已形成一支以青年科研人员为主,人员组成及结构合理的研究队伍。现有全职固定人员109人,由100名研究人员、5名技术支撑人员和4名管理人员组成;研究人员占比92%,支撑和管理人员占比8%;40岁以下青年人员占比74%。研究人员中,研究员/正高工程师25人,副研究员16人,高级工程师17人。现有在学研究生164人,其中博士生41人,硕士生123人。2020年毕业研究生29人,其中博士生11人,硕士生18人。2020年,研究生共获得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中国科学院大学三好学生等各级各类奖励52人次。


重点实验室使用面积6500余平方米。已投入8800余万元用于研制或购置各种实验设备300余台套,其中50万以上仪器56台套,建成了发改委磁性材料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磁性薄膜超高真空制备平台、硬/软磁性材料制备平台、高频磁性材料制备平台、磁体失效与防护研究平台、磁性材料测试与表征平台等,为促进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重点实验室承担了一系列重大科研项目,2020年在研项目266项,其中新增89项;在研合同经费约3.41亿元,其中新增1.31亿元;到位经费5250万元。在研项目中,国家项目98项,总合同经费1.2亿元;中科院项目29项,总合同经费4322万元;浙江省和宁波市项目77项,总合同经费8158万元;横向课题40项,总合同经费3360万元;其它项目28项,总合同经费1859万元。


重点实验室科研产出持续快速增长,2020年在Chem. Soc. Rev.、Adv. Mater.、ACS Nano、Nano lett.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27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3的论文96篇,大于10的论文8篇,本学科领域1区论文54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6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合著英文专著1部,编著/合著中文专著1部,国家标准1部。


重点实验室十分重视学术交流,积极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莅临指导,实验室累计组织承办和协办各类学术会议45次,包括2016 Ningbo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lexible Electronic Materials and Devices、中德青年科学家学术研讨会“德中华人新材料论坛”等9次国际会议,磁性新物态及相关效应学术研讨会等33次国内会议;累计931人次出访到国内外交流、合作或参加国际会议。尤其是实验室创立的“磁性材料及应用论坛”,邀请到包括都有为院士、张裕恒院士在内的国内外诸多知名科学家、企业家来实验室交流,已举办至第159讲,逐步形成品牌和产生影响。


近年来,实验室获得重要科研奖励14项,其中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宁波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以及中科院院地合作奖优秀产业化项目团队各类行业协会奖励6项。服务地方产业,助力经济发展,与德国Bosch、日本NGK、安泰科技、希磁科技、宁波韵升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与企业合作项目近40项;为磁性材料及相关企业培养和输送高层次研发人才35人,累计下派科技特派员15人次,积极投身研发一线,挂职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总体定位


针对国家在新能源、节能减排和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等对磁性材料和器件的重大需求,重点实验室着力开展新型磁性材料和器件的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发,解决磁性材料与器件在应用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形成前瞻探索与应用研究并重、基础研究与技术研发兼顾的学科布局,推动我国磁性材料与器件产业升级。努力成为磁性材料与器件领域国际领先的研究机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科研成果的转移转化平台、磁性材料测试和技术服务平台。


学术方向


根据实验室的总体定位,紧扣当前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部署了四个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


(1)稀土永磁材料


针对新能源技术等领域对高性能永磁材料的需求,以先进稀土永磁材料的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发为中心,从材料使役性能、微观结构控制和高丰度稀土研究为出发点,开展稀土永磁材料产业化关键技术、新型稀土永磁材料制备技术、稀土磁制冷材料和稀土永磁材料失效机制和防护技术研究。


(2)非晶软磁材料


面向电力电子和能源领域发展对软磁材料的需求,开展高性能、低损耗、节能等环境友好的非晶软磁材料研究,应用于节能变压器和电机等领域,达到显著节能减排的目标。重点开展非晶纳米晶软磁合金带材、非晶软磁合金粉体材料、高频磁性材料、非晶合金特性和基本物理问题的研究。


(3)磁性纳米材料


面向高性能纳米复合永磁材料研发以及磁性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生物分析化学和环境科学中的应用需求,开展磁性纳米材料可控制备技术及其物理化学性能研究;利用纳米双相交换耦合机理、通过控制软磁相和硬磁相拓扑分布研发新一代纳米双相复合永磁材料;基于多功能磁性纳米粒子材料体系研发,开展磁性纳米材料在医学诊断与治疗试剂的研制开发,以及环境污染检测和治理的应用基础研究。


(4)磁电子材料与器件


针对柔性电子技术工业变革,重点开展新型柔性磁电功能材料与器件的应用基础研究,包括柔性磁电功能材料制备与物性调控研究、功能集成的新型存储材料与器件、柔性敏感材料与可穿戴器件的研究。


参考来源:中国科学院磁性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官网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山川)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


推荐4

作者:山川

总阅读量:8768824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