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粉体网讯 SiC有75种变体,其中以α-SiC和β-SiC最常见。由于β-SiC制造温度远低于α-SiC,因而其颗粒更容易细化和均化,而且可生产大量纳米~亚微米超细粒子,也易通过工艺控制制造无定形态β-SiC微粉,这些都使得β-SiC微粉比α-SiC粉体具有更优异的烧结活性,可以在更低的温度下,更简便的工艺流程中实现各种制品材料的烧结和致密化。
β-SiC应用广泛,是各国高技术领域普遍关注的战略性高新技术材料,全球稀有,但是现如今很多研究都集中在α-SiC超细粉体方面,其生产在国内尚属空白,β-SiC的研究变得尤为迫切。
中国粉体网将在郑州举办“2021第四届新型陶瓷技术与产业高峰论坛”。届时,来自西安科技大学的王晓刚教授带来题为《立方碳化硅新材料的性能及应用》的报告。(鉴于当前防控需要,原定于2021年8月13-14日在郑州喆鹏酒店举办的“第四届新型陶瓷技术与产业高峰论坛”将延期举办,计划参会的单位可以联系会务组,具体举办日期主办方确定后将第一时间通知您!)
王晓刚教授研究团队历经26年研发,自主发明了专利技术,利用工业原料一次性合成立方SiC微粉和晶须两种高端产品,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填补我国在这类材料生产方面的技术空白。2018-2019年分别列为陕西省和国家工信部重点新材料,是所有碳化硅中成长单晶最好的原材料,是精密磨抛领域的“技术灵魂”材料,也是超高容量锂电池用负极材料以及水分解制氢的关键新材料。在半导体芯片生产、高技术陶瓷、精密研磨、航空航天军工增强材料和吸波材料、电子材料、生物工程等高技术领域均有广泛应用。
专家介绍:
王晓刚,西安科技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1959年生,1999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陕西省硅镁碳微纳米材料工程中心主任,三家公司董事长(陕西西科博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西安博尔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咸阳新能源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先进工作者,2018年荣获西安市创业英雄和十大创业杰出人物称号。三十多年来一直从事硅镁碳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研究。在国内技术推广建成13条生产线,累计创产值2000亿元。主持完成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在内的10余项国家级项目,20余项省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和重点工业性试验项目,50余项与企业联合的项目 。获省级科技进步奖5 项、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发表论文150余篇,出版专著8部。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山川)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