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原材料铜箔供需失衡,需求缺口较大


来源:存能电气锂电池UPS

[导读]  铜箔是生产动力锂电池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之一,锂电铜箔约占电池成本的6%,继去年以来碳酸锂、六氟磷酸锂等锂电核心原材料供需失衡之后,铜箔、铝箔等相关材料也开始出现供应紧张的局面。

中国粉体网讯  锂电池原材料铜箔供需失衡,需求缺口较大。铜箔是生产动力锂电池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之一,锂电铜箔约占电池成本的6%,继去年以来碳酸锂、六氟磷酸锂等锂电核心原材料供需失衡之后,铜箔、铝箔等相关材料也开始出现供应紧张的局面。


锂电池原材料铜箔是什么?


铜箔是由铜加一定比例的其它金属打制而成的一种阴质性电解材料,用途是作为导体,是覆铜板(CCL)及印制电路板(PCB)制造的重要材料。铜箔具有低表面氧气特性,可以附着于各种不同基材,如金属,绝缘材料等,拥有较宽的温度使用范围。电子信息和锂电是铜箔主流应用领域,锂电铜箔相比电子铜箔性能要求更高。


铜箔在锂离子电池中既是负极活性材料的载体。又是负极电子的收集与传导体。因此对其有特殊的技术要求,即必须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表面能均匀地涂敷负极材料而不脱落,并具有良好的耐蚀性。


根据锂电铜箔的产业链,锂电铜箔主要用于锂电池的负极制造,锂电池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车、3C数码以及储能系统。作为锂电池的关键原材料,铜箔的厚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均匀性、表面性能等指标直接影响到锂电池的循环性能、能源密度等指标。




锂电池原材料铜箔供需失衡,需求缺口较大


与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快速增长相对应的是,动力锂电池的需求量也在持续增加。动力电池的原材料铜箔供需失衡,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电池铜箔需求缺口较大。尽管今年锂电铜箔行业的毛利率已有所提升,然而在供不应求的市场现状下,目前国内大多数铜箔厂商在产能扩充方面仍显得相对滞后。


据了解,锂电铜箔生产属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由于对生产设备的要求较高,目前锂电铜箔相关设备仍需要从海外进口,导致企业新建及产线改造的投资成本都很高。同时,锂电铜箔除了要求厚度超薄外,还需满足很多其他技术特点,因而加工难度较高。使得企业很难在短期内获得收益,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铜箔企业投资扩产。


预计2025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将达到1755万辆,那么按照单车带电量60kwh测算,对动力电池的需求量为1053GWh。随着锂电池往轻薄化和高能量密度化方向发展,铜箔的厚度也在不断减少,因此从量的增速上看,预计会略低于电池。


2020-2021年6μm锂电铜箔产能预计分别在6.5万吨、11.5万吨。考虑产品良率,有效产能会更低一些。今明两年行业供需缺口预计分别为-0.7万吨、+0.2万吨。在需求更为旺盛的下半年,可能出现阶段性缺口。


从2016年起,电子铜箔行业出现了以往从未有过的局面,一方面,供应方可获得更多盈利的锂电池铜箔市场在快速扩大,出现了锂电池铜箔市场供不应求的情况;另一方面,行业内外许多企业开始大规模投、扩建锂电铜箔产品项目。这就造成了在2016年覆铜板及PCB业本身对铜箔需求稳定增加的情况下,电子电路铜箔供应的一度紧张。


目前,我国锂电池铜箔产销量增大及销售利润的提升,给铜箔企业带来了经济、产能利用率、国产铜箔配套设备占有率及制造水平上很大的提高。


国内锂电池铜箔生产企业的技术发展路线


1、加快企业的科研技改步伐,提升自主创新的水平,发展知识产权战略,更好地适应下游产业发展的需求;

2、锂电铜箔企业要从长远考虑,合理制定价格机制,上下游企业实现联动,实现共同促进产业链健康有序发展;

3、提倡多品种、有特色的产品问世,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努力实现下游产业需求的各类产品品质的全覆盖;

4、提高国产锂电铜箔设备制造水平,特别是在智能化生产及品质控制上加快创新步伐,在高质量基础上发展设备制造规模,努力实现全方位的铜箔设备及装置的国产化。


总结


总的来看,产能利用率较低,进口不断增长,说明中国的锂电铜箔行业存在显著的供需结构失衡。种种迹象表明,锂电池铜箔很有可能重演2015年碳酸锂、六氟磷酸锂供需失衡、价格疯涨的一幕。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星屑)

注:图片来源网络,告知侵权删除!

推荐7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