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粉体网讯 据中汽协数据,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4万辆及8.2万辆,环比增长3.5%和12.2%,同比下降25.8%和23.5%。数据显示,今年1-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29.5万辆和28.9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9.7%和38.7%,降幅比1-4月收窄5.1个百分点和4.7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的市场保有量在不断攀升。
随着技术和工艺的不断进步与完善,电动汽车各方面的性能都在迅速提升,如续驶里程增加、平均电耗量下降,生产成本下降,但惟独电动车的安全问题(自燃现象)还没有完善地解决方案。盛夏时节,全国各地不断刷新纪录的高温天气将成为电动汽车厂家的年度大“烤”。电动汽车安全问题,无时无刻不萦绕在政府相关管理部门、行业组织、研究机构、专业媒体和广大消费者心中。如何解决电动汽车的安全问题(自燃),成为电动汽车赢得消费者肯定和全面普及的关键。
多年来我国电动汽车的发展多依靠相关产业政策扶持,补贴标准即是行业方向,虽然相关政策规划对时间节点内的推广规模、动力电池模块比能量提升、成本下降目标等有明确规定,但对于安全问题则因标准缺失仅作强调,因此尽管电动汽车发展迅猛,但是“内功”尚显不足。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当前电动汽车技术的成熟度还不足,市场考验还不充分,消费者的信任度还很脆弱,任何事关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的事故都有可能给行业带来重创。
近期,工信部围绕电动汽车安全问题主持召开新能源汽车安全监管工作会议。会议强调,企业要不断提升整车设计制造和测试验证水平,加强对动力电池系统的安全防护和可靠性验证;加强对动力电池等关键零部件供应体系管理,严格把控质量;加强售后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新能源汽车专项维修保养水平,对出现问题的车辆,要采取必要措施消除隐患,坚决遏制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发生。
解决电动汽车安全隐忧,探讨如何推进动力电池技术创新,开展动力电池系统安全性、可靠性研究和轻量化设计是关键。
部分业内人士认为,过度追求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是造成电动汽车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但也有人持不同意见认为,尽管追求能量密度提升导致隔膜薄化,但可通过后期的冗余设计来巩固安全性。新能源汽车自燃的事故原因十分复杂,主要集中在三个关键环节:动力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受外力作用引起的短路现象、充电时动力电池管理系统难以满足安全设计需要和不同标号动力电池混用引起的局部过热。
现阶段,根绝电动汽车自燃现象还难以实现,绝大多数企业都在从上述三个环节来切入,竭尽全力的避免电动汽车自燃现象。为解决动力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受外力作用产生短路引起爆燃的问题,国内以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为首的动力电池企业,通过提高材料性能和优化电池结构来实现电池包和电池组的使用安全,其中,以比亚迪采用的磷酸铁锂刀片电池最为引人注目,而宁德时代通过优化材料性能并结合独特电池结构的方式实现三元材料电池的安全性提升;在解决电池混用和充电燃爆问题上,国内造车新势力“蔚来”一直推动“换电”方式,力求实现电动汽车充电方式的业态革命。
目前来说,在材料端和电池包组设计方面,以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弗迪)为首的国内企业占有绝对优势,但是在动力电池管理系统(BMS)等方面的软实力,相较于特斯拉等应用企业来说,尚显不足。小编认为,电动汽车安全问题是行业发展必须面对的核心问题,解决的根本方法绝不是某一个企业或某一环节可以独立实现,动力电池是一个完善的行业生态系统,其设计、生产与应用的每一步都是技术集成,只有打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隔阂,实现全领域技术标准的互通,同时加强行业的自我监督与管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电动汽车的安全问题,否则只能盲人摸象,各自为战,一家“爆雷”行业受累。
信息来源:中汽协、高工锂电、比亚迪官方消息、宁德时代官方消息、东方财富网等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江岸)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如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