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量足 应用广 镍未来前景可期


来源:中国有色金属报

[导读]  曾有人担心地球的镍资源十分匮乏,究竟是不是这样呢?近年,经过国际镍协会的数据统计,目前地球上拥有较为丰富的镍金属资源,能够满足全球各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中国粉体网讯   曾有人担心地球的镍资源十分匮乏,究竟是不是这样呢?近年,经过国际镍协会的数据统计,目前地球上拥有较为丰富的镍金属资源,能够满足全球各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从数量上来看,除去深海储藏量,仅陆地上大概就有3亿吨的镍矿资源,而目前全球镍的使用量大概在200万吨左右,即使以每年3%~5%的数量增长,现有的镍存储量也足够支撑使用数量。陆地上的镍矿主要是红土镍和硫化镍。红土镍矿主要分布在赤道周围,目前现存的陆地红土镍矿和硫化镍的比例大概为6:4。在世界上很多地区都有镍的分布,其中,中国和印尼是镍的主要储藏和生产基地。红土镍矿在中国主要用于制造镍铁类的产品,比如不锈钢。


镍是能够满足循环经济理念的金属之一。不锈钢或镍理论上来说都是百分之百不会降解并且可回收的,废不锈钢和废镍不会因为回收而导致品质下降,回收回炉后的镍金属也可以作为非常好的原材料再次使用。据了解,在全球很多国家和地区,82%的镍金属都可实现回收再利用。现阶段全球每年的镍开采量在190万吨,而全球的镍使用量约为2500万吨。地表镍储藏量大概有1亿吨,加上次表层可以开采的镍约有2亿吨,共计3亿吨。不难看出,这样高的镍回收利用率以及丰富的资源储量,完全可以满足所有国家工业的高度发展需要和对镍的增量需求,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从镍的用途来看,红土镍矿主要用于烧结和熔炼,初始的镍产品用于生产制造镍生铁、氧化镍、电镍、羰基镍等等。这些镍的一级产品在不锈钢制造领域的用量是最大的。不锈钢的镍使用量约占全球镍使用总量的68%左右。在中国,有86%的镍用于不锈钢的生产制造。此外,还有一些合金、超合金等都会用到镍,合金钢及含镍图层的镍用量约9%。电镀也是用镍量较大的领域,镍使用量约为8%。新能源电池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虽然目前镍使用量仅为3%,但预计未来的增长量将会非常可观。相比而言,从数量上来讲,不锈钢的镍使用总量依然更大。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是不锈钢的生产大国,全球有一半的不锈钢是在中国生产的。


在终端市场,镍的应用主要侧重于交通运输方面,如汽车、火车、飞机等。另外还有一些电子产品、石化化工、能源工程设备等都会用到镍金属。绿色建筑领域用到的镍也比较多,目前很多发达国家将含镍不锈钢幕墙、含镍遮阳系统、镍材料内部装饰等用于建筑行业。统计结果表明,在一些比较大的工程中,使用含镍不锈钢可以降低维修等方面的成本。


食品安全是大家十分关注的问题,而选择食品接触材料是安全问题中的重要环节。300系不锈钢是目前在食品接触类材料中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除了餐具、厨具外,含镍不锈钢还应用于食品机械制造。水质的优劣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影响,因此,供水系统的使用材料选取也尤为重要。目前,很多供水系统项目都会用到含镍不锈钢,这在西方国家较为普遍。而在国内,很多企业和机构正在大力推广供水系统中的不锈钢材料应用,国家相关部门也在水质的规划方面提到了不锈钢水管的使用问题。


镍之所以有如此广泛的用途,主要与镍本身特有的物理性、力学性、化学性有关。镍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耐高温性、耐用性等优点,这些性能在一些新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应用方面恰好得以大展拳脚。


数据显示,目前全球人口基数约为70多亿,预计到2050年,世界人口总量能够达到100亿,而增长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在未来,人口数量增长导致人类对物质的需求明显增加。而发展中国家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也对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人类对能源、建筑、交通、健康等方面更为重视,而这些方面的发展都离不开镍金属。就我国而言,近年城市化发展进度非常快,在一些区域人口发生了偏移,比如说棚改区改造等。此外,在未来预计还有3亿农村人口将进入城市。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消费能力越来越强,消费水平越来越高,这同时也带动了含镍不锈钢的增长。10年前,我国的含镍不锈钢消费量只有几百万吨,现在已发展到2000多万吨。未来,镍金属还具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初末)


推荐9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