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当心!“失控”的矿石


来源:中国粉体网   平安

[导读]  原本被限定用途的矿石被建材公司源源不断地运往几家混凝土公司,在变成碎石和混凝土之后,大量流入绍兴市内多个在建小区的工地。记者实地勘测了当地多个小区,发现室内辐射值早已超过国际辐射每年接触限值。

中国粉体网讯


新闻背景


早在1957年,地质勘探队就已发现,浙江绍兴的义峰山区域为放射性异常区,并在此勘探出多条铀矿带。勘察报告显示,该地区花岗岩石料放射性超标,“不宜用作工业建筑、民用建筑主体材料和装修材料”,只可用于“围垦海涂之抛石和海堤,河堤堤坝的护坡砌石以及深基础骨料”。

义峰山矿坑航拍图   



建材公司厂区内景

但近日记者发现,原本被限定用途的矿石被建材公司源源不断地运往几家混凝土公司,在变成碎石和混凝土之后,大量流入绍兴市内多个在建小区的工地。记者实地勘测了当地多个小区,发现室内辐射值早已超过国际辐射每年接触限值,而义峰山附近的居民小区也是如此。多数受访的村民对辐射污染则表示,暂无搬迁计划,因为“没有明显的影响,反正也没有地方可搬”。



采矿区域的辐射检测

放射性污染的特征

据中国粉体网了解,铀矿等放射性矿的开采和利用会产生放射性污染。放射性污染有以下特殊性:

(1)与一般化学毒害物质污染不同,放射性污染通常是无嗅无色,其放射性与物质的化学状态无关,很不容易察觉。

(2)每一种放射性核素都有一定的半衰期,不因气压、温度而改变。有的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极长,如238U高达4.4×109年,而有些只有几分钟甚至几秒。

(3)通常放射性核素都能发射出具有一定能量的一种或几种射线(α、β、γ射线)。除了核反应条件外,任何化学、物理、生物的处理都不能改变放射性核素的性质,但放射性核素能随着介质的扩散或流动在自然界中迁移,并进入植物、动物和人体内被吸收、富集。

(4)放射性核素被动物和人体吸收富集后,其电离辐射会引起生物组织内分子和原子电离,破坏组织中的大分子结构,威胁健康。其损伤方式可以是急性的,但多数情况下为慢性、隐性(即远期效应、躯体效应、遗传效应),往往不易察觉,所以必须要预先排查,防患于未然。



铀矿辐射致癌的机理

有调查已经表明,近距离的接触辐射,会导致人体急慢性辐射致癌,这使得铀矿矿区的癌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增高。其中肺癌、肝癌、胃癌等发生率和死亡率较高,主要与铀矿井析出的氡有关。是一种自然产生的放射性惰性气体,无色、无味、无臭。它产生于铀衰变链中的镭,氡气很容易从地下释放到空气中。当氡子体被人们吸入到体内,就会在肺、支气管、气管等上呼吸道停留并积存多年,通过其他途径进入人体的放射性微粒也可在身体器官积存多年,从而在人体内产生衰变。而氡子体等放射性微粒的半衰期长达10~20余年。这就等于在人体内“埋藏”着一些放射源,使人体长时间遭受到放射线的内照射。

氡子核衰变分解时发射出称为阿尔法粒子的强致电离辐射,这些粒子可带电并附着于人体呼吸空气中的浮质、灰尘及其他粒子。结果,氡子核可堆积在呼吸道壁层的细胞上。“阿尔法”射线对人体的危害性很强,它与原子弹爆炸时产生的致命性放射线属同一类型。这种射线可撞击细胞分子里的原子,使其裂变;原子裂变后产生可严重破坏人体细胞的离子;离子可将细胞杀死或破坏DNA使之转化成为癌细胞,终将引发人体癌症。从呼吸道进入的氡子体多引发支气管肺癌;通过其他途径使人体长期密切接触氡子体,则会引发其他器官的癌症。


本文新闻来源:
北京青年报

参考文献:
王津,李红春,刘娟,等.铀矿开采利用过程中的放射性污染研究进展[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3,30(11):1033-1036.
黄德娟,徐巍越,周青,等.铀矿辐射对人体致癌病情调查报告[J].中国辐射卫生,2007,16(2):185-186.


推荐8

作者:平安

总阅读量:14295780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