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


来源:中国粉体网讯   土豆儿

[导读]  回顾中国的“耕地污染调查史”,“红水浇麦”不过冰山一角。

中国粉体网讯  近日,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的一段“红水浇麦”视频广为流传。视频中,一田间水井不断往上抽出红色的地下水,这些水沿着沟渠流向了农田。多位村民向记者表示,用“红水”灌溉出粮食,自己不敢吃,都在市场上卖掉了。据警方调查,出现“红水”的原因,是毗邻该水井附近的某化工企业涉嫌利用渗坑向地下排放有害物质。


回顾中国的“耕地污染调查史”,“红水浇麦”不过冰山一角。


我国的土壤污染分布图,目前在网上是搜不到的。2011年2月,环保部出台了《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该规划的关键内容据说是保密的,不过从媒体已透露的情况来看,国家将对汞、铬、镉、铅等重金属进行重点防控。


从今年4月份新闻联播的截图来大致判断我国目前土壤污染比较严重的区域所覆盖的城市包括:




1.辽宁:主要涉及沈阳、抚顺、阜新、锦州、盘锦、葫芦岛、朝阳、盖州等城市。 


2.京津冀:主要涉及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沧州、邯郸等城市。 


3.山东:主要涉及济南、青岛、烟台、淄博、潍坊等城市。 


4.长三角:主要涉及上海、宁镇扬、苏锡常、南通、盐城、泰州、杭嘉湖、宁波、绍兴、金华、丽水、台州等城市。


5.湘赣鄂:主要涉及湖南、江西两省大部,以及湖北的江汉平原(如武汉、荆州、黄石、咸宁等地)。 


6.云贵川桂:涉及贵州、云南、广西三省区大部,以及川南的攀枝花等地。

 

7. 成都平原:主要涉及成都、德阳、绵阳、遂宁、乐山、雅安、眉山、资阳等城市。

    

8.珠三角:主要涉及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珠海、中山、江门、肇庆、惠州等城市。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特点


一、土壤重金属污染一般是看不到的,但是会直接传播到作物中,一旦食用就会危害身体健康,比如“镉”中毒。


二、土壤中重金属污染一般发生在河流领域区,与水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不可逆性和难以修复性。


中投顾问环保行业研究员侯宇轩说:目前我国土壤受到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超过10%的耕地受到重金属污染,导致每年粮食减产约一千万吨,受重金属污染导致不能食用的粮食也达一千两百万吨,至少造成两百亿元的经济损失。2008年至今,全国发生的重大污染事故超过百起,其中重金属污染事故就有三十余起,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


据调查,目前我国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已经超过1.8亿亩,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的湘、赣、鄂、川等省(区),污染范围较大,也给修复增加了很多困难。


目前我国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技术主要有:


客土置换法


将污染土壤挖走,对其进行固化稳定化处置和挥发性重金属热气化,治理干净的土壤可用于回填。


电动力学修复法


是将污染物浓缩在阴极或者阳极附近,通过将污染水体抽出,经过处理后再补充地下水,土壤中污染物便通过这种方式被洗涤出来。


重金属热解法


适于汞和砷等挥发性强的重金属污染工业场地土壤的修复,但要注意重金属回收和废水的处理。 

      

土壤淋洗法


将污染土壤挖掘后筛分洗涤,清洁土壤再回填,这一过程产生的废水、污泥要进行处理。       

萃取分离法


包括一级萃取、二级萃取和离心分离等,此方法萃取剂的选择、分离和土壤特性的保护非常重要。污染土壤经过萃取和离心分离后,重金属通过沉淀得到去除,干净土壤可进行原位回填。

     

原位化学稳定化修复


主要通过在土壤中施加改性药剂,经氧化还原反应、矿化作用和沉淀反应将不稳定重金属形态转化为重金属的单质、硅铝酸盐、硅酸盐和磷矿石等,将其稳定在自然环境中,不再被雨水浸出和治污根系所吸收。

       

植物修复法


利用某些植物能忍耐和超量积累某种重金属的特性来清除土壤中的重金属,主要有植物提取、植物挥发和植物固定三种修复方式。 

    

微生物修复法


利用土壤中的某些微生物对一种或多种重金属具有吸收、沉淀、氧化和还原等作用来降低土壤重金属的毒性或者通过微生物来促进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主要包括生物固定技术和生物氧化还原技术。


推荐10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