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南策文院士的勤奋科研路


来源:粉体人

[导读]  南院士主要从事功能复合材料和陶瓷材料的研究。

中国粉体网讯  南策文,材料科学专家,清华大学教授。1962年11月生于湖北省浠水县,籍贯湖北浠水。1982年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无机材料系,1985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92年获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国际陶瓷联盟(ICF)理事长。


南院士主要从事功能复合材料和陶瓷材料的研究。构建了处理复合材料中复杂多场耦合效应的有效介质方法,给出了计算宏观多场耦合性能系数的解。设计发展了铁磁合金基磁电复合新体系,提出了复合巨磁电效应。系统研究了多铁性磁电复合薄膜,提出了多种新型磁电存储器及传感元件。建立了计算非均质材料界面因素对宏观物理输运性能影响的有效介质模型方法;在界面模型指导下,发展了新型高介电材料、安全锂电池用复合固态电解质等。


义无反顾踏上学术之路


1978年,年仅15岁的南院士参加高考,被当时的华东化工学院 (现华东理工大学)录取,在没有专业认知的情况下,南院士选择填报“玻璃专业”,就是这样的“误打误撞”,开启了南院士此后40年的漫漫探索和求知路。


初识玻璃专业,南策文对其并无兴趣,但随着专业学习的不断深入和了解,南策文院士慢慢改变了自己的看法。一次偶然的机会,南院士在图书馆看到197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P.W.安德森在斯德哥尔摩颁奖现场的演讲稿译文,从文中南院士不仅学习了很多专业词汇,更让他意识到,原来玻璃专业也有这么多世界性难题,原来研究玻璃也可以拿诺贝尔奖这样的国际大奖!从那时起,南院士就义无反顾的踏上了学术之路。


1982年,南策文院士本科毕业后选择继续在华南理工大学攻读硕士,硕士期间,他师从诸培南教授,主要研究氧化锌压敏陶瓷。1985年,南院士硕士毕业被分配到武汉工业大学(现武汉理工大学)任教。南策文从最基础的助教做起,一年后就开始独立主讲“硅酸盐物理化学”(现“无机材料物理化学”)专业基础课程,两年后晋升为讲师,1988年更是被破格提升为副教授,成为当年湖北省内最年轻的副教授。


坚持不懈深入研究领域


1985年至1988年,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南院士作为刚踏足研究领域的新人,在没有导师指导、没有实验室、没有经费的情况下,坚持理论研究,先后在《物理学报》、《硅酸盐学报》等国内一级学报上先后发表了8篇中文论文和1篇英文论文。


1990年,南策文院士第一次走出国门,到美国进行了一年的访问学习;回国后,承担了“863”计划项目的研究;1992年,获得了“中国青年科技奖”,收获了博士学位和教授职称,成为当时湖北省最年轻的正教授;199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1995年~1999年,南策文先后在美国、德国等地的高校进行客座研究;1999年,任清华大学材料系教授;2000年,任清华大学材料学院长江特聘教授;2002年,国家“973”计划功能陶瓷项目立项,南策文院士担任首席科学家;2006年,带领陶瓷实验室功能陶瓷研究团队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


伴随“973”计划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而展开的,是新的科研平台和新的机遇挑战。南策文和他的团队已经开始把理论成果不断应用到实际研发中来,其中包括多铁性磁电材料、热电材料、巨介电材料、有机—无机复合材料以及锂离子固态电解质等方面的研究。


推荐13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