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新材料产业施工图》发布, 到2025年新增产值1400亿元


来源:昆明日报

[导读]  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的十大领域之一,新材料产业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最具有发展潜力并对未来发展有着巨大影响的高新技术产业。

中国粉体网讯  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的十大领域之一,新材料产业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最具有发展潜力并对未来发展有着巨大影响的高新技术产业。



“云南被称为‘有色金属王国’,资源优势为培育和发展新材料产业提供了有力支撑。云南新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必将为云南打好‘绿色能源’牌、更好地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注入新动力。”3月23日,2018年全国新材料企业云南行活动在昆明举行,500余名来自全国300余家新材料企业、投资机构、政府部门、科研院所的相关人士齐聚云南海埂会堂,共话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共谋新材料产业发展前景。


新使命呼唤新作为。在云南现有产业集群的基础上,现场发布的《云南省新材料产业施工图》(以下简称《施工图》),更是逐步显现重点产业导向作用,将有望为全省新材料能源产业版图着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2017年,全省规模以上原材料企业1366户,总资产6487亿元,主营业务收入5425亿元,实现增加值965亿元,是全省除烟草、能源外的第三大支柱产业。


预计到2025年,云南省新材料产业新增产值1400亿元,实现招商引资目标企业386家。


新材料广泛应用于各领域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安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优势:已成云南第三大支柱产业


“新材料产业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安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将新材料列为重要的科技发展领域,纷纷抢占新材料技术战略高地。”当天,省发改委副主任黄小荣在致辞中开门见山地道出了新材料产业的重要性。


2010年以来,我国将新材料产业列入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发展迅速,成就举世瞩目。2016年,工信部联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先后印发了《加快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为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出了方向、明确了目标。


地处西南边陲的云南,素有“有色金属王国”之称,有色、黑色、稀贵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有142种,资源储量居全国前10位。依托基础材料产业优势,云南以金属新材料为主的新材料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十二五”期间,云南省新材料产业发展较快,已形成以矿产采选、冶炼、加工为基础,以科研、技术、人才为支撑,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原材料产业体系。



数据显示,2017年,全省规模以上原材料企业1366户,总资产6487亿元,主营业务收入5425亿元,实现增加值965亿元,是全省除烟草、能源外的第三大支柱产业。目前,云南省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思路基本明确,以昆明为核心初步形成稀贵金属、锗和光电子产业集群,以滇中新区为中心初步形成铝铜钛产业集群。随着云南省新材料产业生态集群示范园的建设,云南将构建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新引擎,打造新材料产业创业创新中心。


在创新平台建设方面,云南已经建成真空冶金国家工程实验室、稀贵金属综合利用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贵金属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稀贵金属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微波能工程应用及装备技术、金属先进凝固成型及装备技术、钛资源深加工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成立钛产业和贵金属材料技术创新联盟,并将重点推动轻合金、液态金属制造业创新中心和高纯金属、钛、3D打印材料联盟建设。


短板:产业整体处于价值链低端


“我国是名副其实的材料大国,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在先进高端材料研发和生产方面差距甚大,关键高端材料远未实现自主供给,‘大而不强、大而不优’问题突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干勇指出,中国工业化中后期任务艰巨,基础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均需要在材料的研发途径和能力方面进行革命性转变和大幅度提升。


反观云南,目前新材料产业企业大多处于全球分工体系低端,产品基本以基础原材料和金属压延初级加工为主,大多是依靠材料资源优势,在终端产品的直接应用较少,产业附加值不高,产业链条短。


此外,全省新材料产业关联度仍较低,产业配套能力不足,许多新材料企业面临“两头在外”的尴尬境地,本地产业网络体系无法承接。


以位于安宁工业园的纽米科技公司为例,其生产所需的大部分原材料仍需从省外购买,下游产品市场则以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为主。新材料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之间专业协作难度大,本地配套率太低且成本高。同时,新材料产业产品研发和制造技术与装备的研发紧密相关,本地制造技术和装备的研发未能有效支撑新材料产业发展。 


目前,云南正在着力推进水电铝材、水电硅材一体化发展,培育和引进行业领军企业,延长产业链,亟待通过包括新材料在内的重点产业产能合作激发强大的经济增长能量。


云南临沧鑫圆锗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包文东表示,企业将会借助此次大会的契机,以及一系列的资金、政策、人才等优势,在新材料领域闯出一片新天地。


“我们将充分发挥云南资源优势,紧紧围绕《施工图》,全方位开展招商引资,实现项目、资金、措施有效精准衔接;持续改善营商环境,提供优质服务。”在黄小荣看来,这也是推动新材料产业技术交流和全产业链相关企业对接的良好平台和机会。


省工信委副主任王祥表示,云南将结合新材料产业优势,重点聚焦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环保、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制造等产业,大力发展有色金属新材料,着力推动新材料测试评价平台、示范应用平台、标准化委员会、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联盟、军民融合示范等体系建设,着力培育钛及钛基新材料产业基地、锗及锗基新材料产业基地、硅及硅基新材料产业基地、锡及锡基新材料产业基地、水电铝一体化产业基地、液态金属新材料产业基地等新材料产业集群,倾力打造“中国楚雄绿色新钛谷”“中国宣威液态金属谷”。


目标:2025年新增产值1400亿元


《施工图》明确,云南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先进光电子微电子材料、先进有色金属材料、绿色新能源材料、贵金属新材料、稀土新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前沿新材料等七大新材料产业。


同时,《施工图》对七大新材料产业共策划项目111个,估算总投资约700亿元,预计到2025年云南省新材料产业新增产值1400亿元,实现招商引资目标企业386家(其中省内37家、省外349家)。同时,围绕重点产业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材料向器件及终端产品制造拓展,力争2025年带动后端相关产业规模超过2800亿元。


“十三五”期间,云南将依托本省资源优势,优先发展并壮大先进有色金属材料产业和贵金属新材料产业,使云南由“有色金属大省”向“有色金属强省”迈进;重点突破先进光电子微电子材料产业和绿色新能源材料产业,围绕现有龙头企业延伸布局,为下一阶段发展奠定基础;培育发展稀土新材料产业、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业、前沿新材料产业。“十四五”时期,云南将稳步推进有色金属材料、贵金属新材料等具备相当竞争力的新材料产业发展,打造云南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新支柱、新特色,加快新技术产业化进程。



相关信息:安宁新材料产业园绘出产业“路线图”


昆明日报记者缪亚平报道 “安宁工业园区新材料产业园区位优势突出,交通优势明显,已形成以石化、钢铁为主的千亿级产业,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现有石化、钢铁及有色金属等优势产业支撑了新材料产业的未来发展。”在2018年全国新材料企业云南行活动上,安宁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田建宏热情洋溢地向来自全国各地的新材料企业推介安宁工业园区新材料产业园。


安宁工业园区新材料产业园区是由省发改委和安宁工业园区按照“省地共建”模式打造的生态示范园区,规划面积约为7.09公顷,位于安宁工业园区麒麟片区南侧,紧邻昆楚高速和320国道,距安宁中心城区约5千米。


“园区是昆明通往滇西、进入东南亚的必经之地,无论是辐射全省还是走出国门,都尽得地利之势。”田建宏介绍,该片区已入驻6家企业,具有良好的新材料产业发展基础,初步形成以纽米科技、菲尔特、西智电子等为代表的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延伸打造“新能源电池产业园”。


其中,纽米科技公司成立于2013年4月,是一家集锂离子电池隔膜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公司锂电池隔膜产品已销往西南、华东、华中、华南市场。特别是随着二期生产线的建成投产,产业链将延伸到涂布和正负材料领域,预计总产值将突破25亿元。


“在产业基础方面,园区内石化产业可提供化工新材料,钢铁产业可提供金属新材料。”田建宏表示,园区给排水、电力、路网等基础设施已经逐步完善,入驻企业还能享受企业培育、标准厂房补助、人才扶持、财税支持等扶持政策。


安宁新材料产业园区将发展特种金属功能材料、稀土功能材料、半导体材料以及其他功能合金技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先进陶瓷、特种玻璃、其他特种无机非金属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特种橡胶、工程塑料、其他功能性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树脂基复合材料、碳/碳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前沿新材料、纳米材料、生物材料、智能材料、超导材料,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一流新材料基地,形成以新能源、新材料、化工新材料、金属新材料为主的产业集群,打造西南先进、辐射南亚东南亚的新兴产业基地。


推荐9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