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粉体网讯 不用佩戴多余的设备,随着脚步踏动,脚下的鞋就能自己发电,支持鞋子内置的传感器进行运动监测、老人少儿健康监护;将一块“人体电池”植入体内,肌肉驱动产生的电流就能将人体内的生物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大大延长植入式电子医疗器件的使用寿命……昨日,建筑规模10万余平方米的中科院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园区在北京破土动工,瞄准全球纳米能源科技原创基地与科研中心,园区的建成将让这些基于纳米技术的科技加速进入百姓的日常生活。
“传统的材料和发电技术,只能利用高频的机械运动能量并转化为电能,而像人体心脏跳动、血液流动、汽车行车震动这种低频的机械运动,要想将其转化成电能并且加以利用,只有纳米能源技术、压电电子学能够实现。”纳米能源所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院士王中林说。
或许很难相信,汽车尾气也能够“自我净化”。通过纳米能源相关的摩擦发电技术,这个天马行空的想法已经实现并将在不久后应用于市场。在园区启动现场展出的“摩擦电汽车尾气过滤”设备,就能够利用汽车尾气中气流的动能、行车时震动产生的机械能形成高压静电场,实现对汽车尾气中纳米、微米级别的微小颗粒物的有效吸附。目前,这种能够高效净化尾气的产品正计划进行小范围市场示范应用。
据了解,园区将耗资10亿元,以纳米能源与纳米系统核心技术为研发目标,在压电电子学、纳米发电机等领域展开研究,以自驱动微纳系统等重大核心技术为基础,探索其在传感网络、健康医疗等领域的应用。园区选址于怀柔雁栖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建筑面积为10.79万平方米。将为纳米能源科研人员提供宽敞的科研办公场所、高工艺要求的实验室,并设有中试及产业孵化区,陆续吸引纳米科技及新能源、新材料的前沿创新创业企业及产业链上下游服务企业入驻。2018年建成后,这里将成为集研发、展示、交流、产业转化等于一体的国际一流纳米能源全球创新中心,打造国际顶尖的微纳科技成果转化试验田。
2007年,王中林首创提出了压电电子学的技术理念,并在不久后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主办的《技术评论》杂志评选为十大创新技术之一。然而,缺钱、缺地、缺设备、缺园区配套,一项技术从实验室到市场,途中遭遇的难题比人们想象中多得多。单就资金这一项,要想让纳米能源技术产业化,所需的投资上亿元都打不住。而这样的规模,加上长达数年的回报期,社会投资很难下得了手。
面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市场失灵”,政府果断出击。2014年11月,北京中关村(000931,股吧)微纳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由中关村发展集团代持北京市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统筹资金数千万元,与怀柔国资公司共同组建微纳能源公司,并开始中科院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园区的设计与建设。服务于科研成果转化、开发建设、金融投资和运营服务——这个新成立的园区及其背后团队,将好似王中林科研团队的“经纪人”团队,为其解决项目产业化落地中的各种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