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粉体网讯 今年4月,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材料》的主编给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cgia,简称“联盟”)致电约稿,理由是在中外石墨烯各种重大活动中频现的cgia,在促进中外石墨烯产业发展中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联盟的李义春、萧小月、刘兆平等专家以“石墨烯商业化”为题,欣然撰写了联盟在石墨烯商业化道路上探索的专文。两三个月后,《自然—材料》将全文刊出。那么,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究竟有何独到之处?记者近日为此采访了联盟秘书长李义春。
天时:时运所致贯通中外
自石墨烯“诞生”于欧洲,犹如一粒种子找到了孕育的温房。欧盟率先在2013年启动石墨烯旗舰计划,猛砸10亿欧元,随后发布石墨烯在13个重点应用领域的科技路线图。尽管如此,各种高端研发的尝试却始终“宅”在实验室,没有商业化的产品迈过市场门槛。
这难免让政府和公众困惑,投入了大把银子的石墨烯到底有啥用?而欧洲研发者大有苦衷,没有实体经济、缺乏强大的制造业支撑,理想变得越发骨感。业内人士指出:“没有量化生产,试验性材料将不会有生命力。”
李义春说:“中国是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有着夯实的实体经济,拥有全球第一和第二条石墨烯规模化生产线,将石墨烯制造成本从每克5000元降至3元,在石墨烯商业化应用方面处于世界引领地位。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0月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英国参观曼彻斯特大学国家石墨烯研究院时,指出要进一步推动石墨烯等新兴科技创新产业的国际合作。显然,中外各有所长,形成互补之势,时运所致,可以强强联手。而这之间尤其需要融合贯通。”
对此,联盟提出中国石墨烯产业发展战略——全球并购、中国整合,搭建起全球性石墨烯产业促进平台,即每年秋季举办全球石墨烯产业创新大会,其并非学术会议,而是针对石墨烯可应用的领域设置数十场论坛,汇聚全球顶级专家、知名企业,针对商业化、产业政策洽谈合作。另外,在中国科协的指导下,联盟还建立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平台,分别在国内建立与英国、西班牙、意大利、韩国和瑞典的双边合作创新中心。
地利:引导政策适宜布局
对于“新材料之王”石墨烯,一些国家发布或资助了一系列力促本国石墨烯技术及其应用的计划和项目。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和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开展了多个石墨烯研究项目,重点布局石墨烯在超级电容器和下一代更小、更快电子器件等前沿方向的应用;日本政府自2007年开始对石墨烯技术开发项目的资助;韩国政府积极支持科研机构和公司开展石墨烯技术研发及商业化应用研究。
而石墨烯在中国发展的氛围和态势很好。到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石墨烯研发上共资助6000万美元;2015年被称作“中国石墨烯产业的爆发元年”;石墨烯进入2016年《新材料产业“十三五”规划》几无悬念。李义春指出其动力源于:一是传统产业亟待转型升级,石墨烯如同“工业味精”,少许添加就使一些材料的性能大为增强;二是我国迄今在全球发表石墨烯相关论文和申请专利数量均居世界首位,石墨烯有望成为中国一项称霸世界的重大自主创新技术。
但是,美中不足的是,我国在石墨烯领域早期研究投入方面落后于西方,需要政府加大投资力度,特别是一些颠覆性技术缺乏精准支持。为改变现状,联盟协助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石墨烯发展的相关政策;严格挑选有实力的、创新能力强和周边有产业基础的区域,建立了9个石墨烯创新基地,避免全国各地一哄而上的局面;在全国因地制宜地布局,为地方政府建立石墨烯产业园区提供支持,为在常州、无锡、青岛、唐山、德阳等地发展石墨烯产业奠定基础。
人和:提振信心广纳人才
目前,全球越来越多的人把期待寄予中国,希望能生产令人眼前一亮的石墨烯产品,打造出一个巨大的赢利产业,从而提振政府、投资人和公众的信心。
为了实现石墨烯在新能源、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领域的突破,联盟从2014年开始,每年组织2到3次企业代表团遍访国外著名的石墨烯研发机构,发掘引进最有应用前景的技术,带动产业发展。同时,通过引入十几个项目或以投资的形式吸引国外顶尖科学家为科学顾问。如东旭光电在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研究所建立研发中心等。
此外,联盟组织专业团队还发布年度《全球石墨烯产业研究报告》,对内指导石墨烯的发展方向,分析热点和产业价值;对外塑造中国的软实力和影响力,吸引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再有,目前国际上还没有权威机构制定石墨烯行业的相关标准,联盟率先推动石墨烯国际标准的形成,旨在提升国际话语权。
李义春说,一言以蔽之,联盟旨在让发展石墨烯的天时地利人和齐俱,以促进中国石墨烯产业有序、规范和健康发展,如同灯塔引领世界石墨烯商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