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耐火材料铝粉行业的发展与市场的需求分析


来源:

[导读]  发展绿色耐火材料战略是关系到我国当前和今后耐火材料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发展战略。企业应加强与科研院所及用户单位的合作,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在绿色耐火材料的技术上实现新突破,力争在不长时间内,在一些关键性的绿色耐火材料技术和推广应用上取得实质性突破。

中国粉体网讯  我国是耐火原料与耐火材料的生产和出口大国。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耐火材料工业一直保持着持续、稳定的发展趋势,2009年我国耐火材料产量约为2500万吨,为世界耐火材料总产量的65%左右。我国耐火材料制品及原料已出口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我国耐火材料的产销量已稳居世界耐火材料首位。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耐火材料工业还面临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质量不稳定、低端产品比例高等现状,我国需要从耐火材料大国向耐火材料强国转变。

发展绿色耐火材料战略是关系到我国当前和今后耐火材料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发展战略。我国耐火材料行业协会将绿色耐火材料的理念概括为“品种质量优良化,资源能源节约化,生产过程环保化,使用过程无害化”。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及行业协会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绿色耐火材料。耐火材料从业者应该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面对现实,有所侧重,大力倡导用户方、生产方、研发方、设计方的通力合作和协调一致。日本、欧洲等耐火材料用户将用后耐火材料让原供料方承包收回再利用,费用从再供耐材价中抵扣的做法,值得借鉴。

企业应加强与科研院所及用户单位的合作,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在绿色耐火材料的技术上实现新突破,力争在不长时间内,在一些关键性的绿色耐火材料技术和推广应用上取得实质性突破。

科技创新为我们提供了新的领域和发展空间。耐火材料行业的科技创新要围绕新技术、新产品及环境友好工艺产品的研发,以铝矾土质均合成料的开发、菱镁矿的综合利用、纳米耐材制品的推广应用为重点,充分发挥企业研发基地和科研院所的作用,真正使研发与产业发展有机统一起来,促进科研成果的快速转换。耐火材料主要的下游行业为钢铁行业,根据世界的应用行业统计,70%用于钢铁冶炼,17%用于建材行业,化工行业使用4%,有色金属行业使用3%。我国钢铁行业消耗的比例为65%,水泥为10%,其他差异不大。

下游需求旺盛。钢铁行业预计2010年预期需求1249万吨,玻璃行业2010年预计需求熔铸熔铸氧化铝与中高档熔铸锆刚玉为6752吨、71504吨。另外,有色、水泥也保持了一个稳定的需求量。上游原材料供应充足。

我国耐火材料行业保持了快速增长基本都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长率(2008年为8%),2009年增长率达33%。目前,我国的产销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一。2007年,我国产量已经超过世界总产量的50%,年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利润总额突破80亿元。

耐材行业有“两高”,原材料占成本的比例高于50%。毛利率高达30%以上,远高于一般制造型企业。主要原因是耐材行业对技术有着比较高的要求,而且下游企业需要得到稳定的有质量保证的,以保障其生产的持续性、稳定性与安全性。所以,四家技术型上市公司都以其高新技术与研发能力取胜。

行业趋势一:耐材行业整合兼并为必然趋势。形式主要是上游整合与行业内整合。原因一是行业内公司为了避免毛利率波动,二是因为下游行业的整合触发了目前公司众多的耐材行业的整合,下游大型企业需要大型优势耐材提供更好的耐材与服务,上市公司的整合将发生在拥有资源或拥有客户的企业中。


行业趋势二:由于节能的需要,目前采用高档代替低档趋势显著,对行业内技术好,产品优的企业利好。

行业趋势三:钢铁生产领域整体承包趋势显著,更换频率高,如果有专业公司提供相应服务,对钢铁生产是有力保障。钢铁行业的整合将加强集团化管理,整体承包有助于其降低成本。

行业趋势四:拓展海外市场,追求进一步发展。目前濮耐做得最好,海外销售占比达20%。综合所述,全国可生产的各种无铬耐火原料十几类百余种品级,产量高达几千万吨,我国已成为世界耐火原料资源、生产、消费、出口大国。以我国品种繁多、资源丰富的耐火原料为基础,按着科学发展观要求,充分利用本国资源特点和优势,进一步优化资源利用,创造出中国自己的长寿、节能、不污染的“绿色耐材”品牌,实现全行业的生产和健康可持续地协调发展。

推荐8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