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湖南省冷水江市北部的锡矿山,以储量之富、质量之优、产量之高称雄世界一个多世纪,享有“世界锑都”之誉。然而由于长期过度开发,导致现在区域环境极度恶化,环境安全隐患随处可见。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锡矿山层峦叠嶂,企业林立,是中国最大的锑业基地。矿区发现于明代末年,当时人们把锑误认为是锡,所以称为“锡矿山”,但因炼不出锡,遂被弃置。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经化验始知是锑。由此推算,这里锑开采和锑冶炼已有110多年的历史。现在锡矿山地区辖矿山乡、锡矿山街道办事处、中连乡,总面积116平方公里,常住及流动人口近5万人。现有合法锑矿开采企业4家,合法锑品冶炼企业26家。据有关人士透露,非法经营的私营小矿山和小冶炼厂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锡矿山地区经过解放前的掠夺性开采,建国以来尤其是“有水快流”政策时期的无序发展,区域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环境安全隐患随处可见:
——工业固体废弃物泛滥成灾。锑采选和冶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有冶炼砷碱渣、炉渣、选矿生产中产生的尾矿等。炉渣、尾矿排放后残存堆积于矿区附近,侵占和破坏了大量土地资源,还造成水土流失,成为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的隐患。
与此相比更严重的是砷碱渣。这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危险废弃物,据了解,现有砷碱渣积存量较大,加上以往多年的渗漏、散失,砷碱渣已经使这一带的地下水系受到污染,在附近生活的几千居民的饮水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对生态造成严重破坏。在锡矿山地区企业周边,能看见含有植物养分的腐植土层及红色黏土层已被雨水冲刷殆尽,土地已失去了原有的生态平衡,有些地方几乎草都不能生长。据了解,当地80%的农田无法耕种,群众生活用水和农田灌溉用水严重不足。
——长期开采和冶炼产生的二氧化硫,使这里的空气受到污染,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
——矿山在开采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引起地表下沉、塌陷、岩体开裂、山体滑坡等地质环境问题,使房屋开裂,道路下沉,水利等工程设施遭到破坏,庄稼无法耕种,采空区地层厚度最薄处已不足1米,极容易诱发地质灾害,对附近8000多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主客观原因制约环境治理
通过走访,笔者了解到锡矿山环境问题的产生,有主观上的原因,也有客观上的原因。
首先是部分锑品行业从业人员环境意识淡薄,环保专业技术水平低。在利益的驱动下,一些企业无视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地质环境灾害的发生,对企业已经存在的环境隐患不能做有效的防范和针对性的管理。环境保护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但目前锡矿山地区的小型涉锑企业,缺少环保工作所必需的人才、技术和资金支持,对污染现状难以采取有效的生态环境恢复措施。
其次,管理体制上涉及到多个执法部门,职责交叉,严重影响了锡矿山的环保工作。随着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一些小型企业不能落实环保部门的要求,原来就很脆弱的矿山生态环境又有加剧的趋势。
再者,锡矿山地区的环境治理多为“末端治理”,重开发利用,轻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重经济效益和发展速度,轻环境效益和发展质量,治理远远赶不上破坏的速度。
最后,在治理机制上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多,环境问题不仅是技术问题,也是经济问题,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决定了这个地区的环保投入能力。锡矿山自建国以来,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利润大部分交给了国家,现在治理需要大量的投入,光靠冷水江来进行投入,尚存在问题。另外,锡矿山的采矿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不少已经形成的环境破坏事故难以分清责任人,就目前看来,历史欠账给锡矿山的环境整治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和阻碍。
污染治理刻不容缓
对于锡矿山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管辖冷水江市的娄底市委书记林武曾表示“形势非常严峻”,事实上,对这里的污染开展治理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据了解,为全面改变这个地方的面貌,冷水江市委、市政府已着手完善各项治理的专项规划,积极加强对这个地区的环保、水源、地质灾害监测,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强化矿区生态保护意识,摒弃“先破坏,后治理”靠牺牲环境、浪费资源的短期经济发展方式,通过整顿矿业秩序,坚决制止乱采滥挖、破坏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行为,取缔无证开采,关闭开采权规模小、资源利用率低、效益差的企业,逐步使矿产资源开发活动纳入法制化轨道。
目前矿山环境整治中心工作就是清除环境安全隐患,还清环保历史旧账,这是一项十分紧迫、投入巨大的工作,关系到数千锡矿山地区居民福祉的大事。当地政府有关人士表示,居民搬迁、生态恢复、“三废”治理等一项项迫在眉捷的实施方案,都需要上亿元的资金,这已大大超出地方政府的财力极限,只有国家施以援手,才能完成这项事关民生的工作任务。
锡矿山的资源开发造成区域环境恶化,而区域环境恶化又必然反过来阻碍经济的发展。只有针对锡矿山生态环境破坏的现状制订出科学、长远、合理的环保方案,并对非法采锑、冶锑企业予以严厉打击,还地方居民以蓝天白云,防止污染问题进一步恶化,锡矿山未来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锡矿山层峦叠嶂,企业林立,是中国最大的锑业基地。矿区发现于明代末年,当时人们把锑误认为是锡,所以称为“锡矿山”,但因炼不出锡,遂被弃置。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经化验始知是锑。由此推算,这里锑开采和锑冶炼已有110多年的历史。现在锡矿山地区辖矿山乡、锡矿山街道办事处、中连乡,总面积116平方公里,常住及流动人口近5万人。现有合法锑矿开采企业4家,合法锑品冶炼企业26家。据有关人士透露,非法经营的私营小矿山和小冶炼厂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锡矿山地区经过解放前的掠夺性开采,建国以来尤其是“有水快流”政策时期的无序发展,区域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环境安全隐患随处可见:
——工业固体废弃物泛滥成灾。锑采选和冶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有冶炼砷碱渣、炉渣、选矿生产中产生的尾矿等。炉渣、尾矿排放后残存堆积于矿区附近,侵占和破坏了大量土地资源,还造成水土流失,成为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的隐患。
与此相比更严重的是砷碱渣。这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危险废弃物,据了解,现有砷碱渣积存量较大,加上以往多年的渗漏、散失,砷碱渣已经使这一带的地下水系受到污染,在附近生活的几千居民的饮水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对生态造成严重破坏。在锡矿山地区企业周边,能看见含有植物养分的腐植土层及红色黏土层已被雨水冲刷殆尽,土地已失去了原有的生态平衡,有些地方几乎草都不能生长。据了解,当地80%的农田无法耕种,群众生活用水和农田灌溉用水严重不足。
——长期开采和冶炼产生的二氧化硫,使这里的空气受到污染,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
——矿山在开采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引起地表下沉、塌陷、岩体开裂、山体滑坡等地质环境问题,使房屋开裂,道路下沉,水利等工程设施遭到破坏,庄稼无法耕种,采空区地层厚度最薄处已不足1米,极容易诱发地质灾害,对附近8000多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主客观原因制约环境治理
通过走访,笔者了解到锡矿山环境问题的产生,有主观上的原因,也有客观上的原因。
首先是部分锑品行业从业人员环境意识淡薄,环保专业技术水平低。在利益的驱动下,一些企业无视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地质环境灾害的发生,对企业已经存在的环境隐患不能做有效的防范和针对性的管理。环境保护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但目前锡矿山地区的小型涉锑企业,缺少环保工作所必需的人才、技术和资金支持,对污染现状难以采取有效的生态环境恢复措施。
其次,管理体制上涉及到多个执法部门,职责交叉,严重影响了锡矿山的环保工作。随着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一些小型企业不能落实环保部门的要求,原来就很脆弱的矿山生态环境又有加剧的趋势。
再者,锡矿山地区的环境治理多为“末端治理”,重开发利用,轻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重经济效益和发展速度,轻环境效益和发展质量,治理远远赶不上破坏的速度。
最后,在治理机制上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多,环境问题不仅是技术问题,也是经济问题,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决定了这个地区的环保投入能力。锡矿山自建国以来,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利润大部分交给了国家,现在治理需要大量的投入,光靠冷水江来进行投入,尚存在问题。另外,锡矿山的采矿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不少已经形成的环境破坏事故难以分清责任人,就目前看来,历史欠账给锡矿山的环境整治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和阻碍。
污染治理刻不容缓
对于锡矿山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管辖冷水江市的娄底市委书记林武曾表示“形势非常严峻”,事实上,对这里的污染开展治理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据了解,为全面改变这个地方的面貌,冷水江市委、市政府已着手完善各项治理的专项规划,积极加强对这个地区的环保、水源、地质灾害监测,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强化矿区生态保护意识,摒弃“先破坏,后治理”靠牺牲环境、浪费资源的短期经济发展方式,通过整顿矿业秩序,坚决制止乱采滥挖、破坏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行为,取缔无证开采,关闭开采权规模小、资源利用率低、效益差的企业,逐步使矿产资源开发活动纳入法制化轨道。
目前矿山环境整治中心工作就是清除环境安全隐患,还清环保历史旧账,这是一项十分紧迫、投入巨大的工作,关系到数千锡矿山地区居民福祉的大事。当地政府有关人士表示,居民搬迁、生态恢复、“三废”治理等一项项迫在眉捷的实施方案,都需要上亿元的资金,这已大大超出地方政府的财力极限,只有国家施以援手,才能完成这项事关民生的工作任务。
锡矿山的资源开发造成区域环境恶化,而区域环境恶化又必然反过来阻碍经济的发展。只有针对锡矿山生态环境破坏的现状制订出科学、长远、合理的环保方案,并对非法采锑、冶锑企业予以严厉打击,还地方居民以蓝天白云,防止污染问题进一步恶化,锡矿山未来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