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利用前景看好的几种纳米涂料列举


来源:安徽化工

(1)光学应用纳米复合涂料。纳米粒子的粒径远小于可见光的波长400-750nm、 具有透过作用,从而保证了纳米复合涂料具有较高的透明性。纳米粒子对紫外线具有较强的吸收作用。在外墙筑涂料中添加Ti02、Si02等纳米粒子以提高耐候性,在汽车面漆中添加Ti02以提高汽车涂料的耐老化性等。纳米Si02是无定型白色粉末(指其团聚体) ,表面有在不饱和的残键及不同键合状态的羟基,其分子状态呈三维链状结构。一般来讲,纳米粒子表面氢键会在外部剪切力消除后迅速复原,使其结构迅速重组。这种依赖时间与外力作用而回复原状的剪切力弱化反应,称为 "触变性"。触变性是纳米二氧化硅改善传统涂料各项性能的主要因素。研究人员通过纳米微粒填充法, 将纳米二氧化硅掺杂到紫外光固化涂料中。实验表明, 纳米二氧化硅减弱了紫外光固化涂料吸收UV辐照的强度,从而降低了光固化涂料的固化速度,但可明显提高紫外光固化涂料的硬度和附着力。特别是金红石型超细Ti02在汽车面漆中还可起到效应颜料作用,与其它片状效应颜料如铝粉颜料或珠光颜料并用时,会产生拌有乳光的随角异色性,可用于豪华轿车面漆,这是目前纳米Ti02的最大用途,也是国外纳米材料在涂料中应 用最为成功的例子之一。纳米氧化锌由于尺寸小,比表面积大,表面的键态与颗粒内部的不同,表面原子配位不全等,导致表面的活性位置增多,加大了反应接触面,因此,纳米氧化锌也是一种很好的光催化剂。在紫外光照射下,它能分解有机物质,起抗菌和除臭作用。具有这一 性质的光催化剂可用于环保涂料中,纳米ZnO加入涂料 可显著提高涂料的耐人工老化能力。

  (2)吸波纳米复合涂料。由于纳米超细粉末尺寸非常小,具有吸收电磁波的性能,它们对不同波长的雷达波和红外线具有很强的吸收作用。因此,被纳米颗粒改性后的涂料可成为军事上用的隐身涂料。美国曾报道过一种"超"黑体纳米吸收材料,即超细石墨粉纳米吸波涂料,对雷达波的吸收率可达99%。国外用纳米级羰基铁粉、镍粉、铁氧体粉末已成功配制了军事隐身涂料涂到飞机、军舰、导弹、潜艇等武器装备上,使其具有隐身性能。纳米涂层材料由于具有吸收频带宽、重量轻、厚度薄等优点,可望在未来军事隐身化方面大展身手。

  (3)纳米自洁抗菌涂料。光的照射可以引起Ti02表面在纳米区域形成亲水性及亲油性两相共存奇妙的超双亲性。如将国内已经工业化生产的纳米抗菌粉用于涂料中可制得纳米杀菌涂料,涂覆于建材产品,如卫生洁具、室内空间、用具、医院手术间和病房的墙面、地面等,起到杀菌,、保洁作用。纳米Ti02颗粒在波长小于400nm的光照下,能吸收高于其禁带宽度的短波光辐射,产生电子跃迁,使价带电子被激发到导带,并形成电子-空穴对,将能量传递到周围介质,诱导光化学反应,从而具有光催化性能。 纳米ZnO也是一种高效杀菌剂,纳米氧化锌在紫外线照射下,在水和空气(氧气)中能自行分解出带负电的电子(e-) ,同时留下带正电的空穴(h+) ,这种空穴可以激活空气中的氧变为活性氧,有极强的化学活性,能与多种有机物发生氧化反应(包括细菌内的有机物) ,从而把大多数病菌和病毒杀死。西北大学曾进行过纳米氧化锌的定量杀菌试验,在5min内纳米氧化锌的浓度为1% 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率为98.86%,大肠杆菌的杀灭率为99.93%。所以在化妆品中添加纳米氧化锌既能屏蔽紫外线防晒又能抗菌除臭。

  (4)纳米导电涂料。日本松下公司已研制成功具有良好静电屏蔽作用的纳米复合涂料,所用的纳米粒子有Fe203、Ti02、ZnO等。这些具有半导体特性的纳米氧化物粒子在室温下具有比常规的氧化物高的导电特性,同时,纳米氧化物粒子的颜色不同,这种涂料不但具有静电屏蔽特性,而且克服了涂料颜色的单调性。

    (5)纳米高力学性能涂料。当涂料的重要组成部分颜料颗粒达到纳米级大小并分散在涂膜中时,由于比界面很大,具有很大的结合力,对有机涂层有一定的增强作用,提高了涂层的硬度、 抗冲击性和耐磨性。此外,纳米颗粒还可以降低涂层在干燥过程中的残余应力,从而增强涂层的附着力。研究表明,纳米Si02颗粒在紫外光固化涂料中可明显提高涂膜的硬度和附着力,并且经纳米材料改性后的家具表面漆、汽车面漆的耐磨性和耐刮伤性也有很大提高。
推荐9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