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33期“之江院士讲坛”在浙江省科协开讲。本期聚焦高端新材料专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干勇,省直机关处级以上干部,相关市、县党政领导干部,新材料产业集聚核心区、协同区代表,企业代表和相关省级学会代表、科技人才代表共200余人参加讲坛。
作为石墨烯领域的领军人物,浙江大学高分子系求是特聘教授、杭州高烯科技创始人高超教授受邀出席,围绕新材料发展与产业现状,分享了他在石墨烯产业化道路上的宝贵经验。
干勇院士在《新一轮科技革命趋势及关键技术发展思考》报告中,阐述了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重大意义,从信息、能源、制造、生物、材料五方面系统性介绍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重点领域和重点技术方向,并对“十五五”新材料技术进行了展望。他表示,前沿新材料技术路线的多元化给未来发展提供了无限潜力。
讲坛现场,高超教授与干勇院士,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杭化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科学家姚献平,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工业经济所副所长陈琴,围绕新材料发展与产业现状、浙江如何加快构建新材料的创新联合体等问题展开交流。
高超教授表示,根据美国彭博社发布的报告,中国在无人机、新能源电池、光伏、高铁和石墨烯五大领域处于全球领先,石墨烯正从概念走向应用,尤其在新能源、航天、热管理等方向实现初步应用,并现场分享了高烯科技原创的“石墨烯1-2-2工程技术体系”。
面对浙江新材料产业的发展,高超教授表示,一要坚定原创导向,扎根基础研究;二要亲力亲为,推动科技工程两端打通;三要依靠团队,形成系统性的创新合力。
基础研究是整个创新链条的“源头活水”,没有原创性的突破,就不可能诞生真正具有竞争力的技术与产品。面对尚无先例可循的前沿性创新,科学家必须亲自下场,才能直面问题、解决问题。
讲坛最后,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吴晓东,为干勇、高超、姚献平、陈琴颁发了本次讲坛的荣誉证书与奖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