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粉体网讯 2004年4月20日,中国科学院与浙江省人民政府签订协议,决定在宁波市与地方政府共建“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简称“宁波材料所”。新能源技术研究所是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内设四个二级所之一。
研究所简介
新能源所以国家新能源规划为指导,以中科院“三个面向”、“四个率先”办院方针为牵引,以向地方的新能源产业提供技术为目的,开展能源光电子领域、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储能技术领域、光生物技术领域、制氢与储氢技术领域、节能低碳技术领域、前沿与综合技术领域等研究,为新能源逐步替代传统能源提供解决方案。新能源所的建设以平台搭建为出发点,建设有浙江省先进燃料电池与电解池技术重点实验室、能源光电子材料与器件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中科院石墨烯工程实验室、浙江省石墨烯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动力锂电池浙江省工程实验室等多个省部级平台。
研究领域
氢能与燃料电池领域
面向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发展需求,开展氢能与燃料电池关键材料与技术研究,主要研究方向:绿色制氢技术、储氢与催化加氢技术、燃料电池技术。当前研究重点集中在高性能制氢与加氢催化剂材料设计、海水碱性电解制氢、光电制氢、有机储氢与高温燃料电池技术。
氢能与燃料电池领域的研究团队有:气体催化与分离团队、工业催化团队、燃料电池技术团队、电化学环境催化团队、有机储氢与催化团队和人工光合成与能源催化团队。
能源光电子领域
能源光电子领域研究以向国家、地方的新能源和柔性光电产业提供技术为目的,开展高效光伏技术、新型显示技术、柔性光电子技术、宽禁带半导体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以突破关键材料与集成技术瓶颈,新能源和柔性光电产品的产业化和应用为目标,在核心技术开发、成果的工程化和产业化方面,推动国家能源光电子的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同时,强调研究工作与国家及企业需求的紧密结合,从人才、技术等多方面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发展。目前研究重点集中在有机太阳能电池、钙钛矿太阳能、钝化接触晶硅太阳电池、钙钛矿/晶硅叠层太阳电池、有机发光材料与器件、紫外发光及探测器、柔性光电器件与应用。
能源光电子领域的研究团队有:有机光电材料与器件团队、柔性光电材料团队和硅基太阳电池及宽禁带半导体团队。
储能技术领域
面向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电网对能量高效转换与存储技术的迫切需求,开发高能量密度、高安全特性的高性能锂电池电极与电解质材料、高安全高比能量锂电池器件等化学储能材料及器件,为产业界提供高效的化学能源转换与存储技术解决方案。当前研究重点包括固态锂电池、锂电池新体系、先进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储锂材料的理性设计及可控制备技术和锂电池资源回收技术。
储能技术领域的研究团队有:固态二次电池和电池绿色设计及循环利用团队。
能源与环境催化领域
面向化石与生物质资源高效转化的应用需求,着力提升活性原子利用效率,开发新颖非贵金属及非金属催化体系。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低含量贵金属催化材料、非贵金属催化材料与非金属催化材料。当前研究重点集中在生物基平台化合物、石油化工过程强化、多场耦合催化的关键催化材料与工艺研究。
能源与环境催化领域的研究团队有:非金属催化团队、工业催化团队和呋喃类生物基材料团队。
动力锂电池工程实验室
动力锂电池工程实验室聚焦于新一代高能量密度动力锂电池技术,重点开展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石墨烯复合电极材料等的制备和应用技术研发,同时开展高能量密度锂金属二次电池的前瞻技术研究,旨在为500公里长续航电动汽车动力锂电池提供创新性解决方案。
科研成果
目前,新能源所已组建了一支500余人的科研队伍,已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技专项、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资金、浙江省重大专项、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宁波市创新2025重大专项及企业合作开发项目获得各级各类项目支持600余项,发表各类论文1010余篇,(IF超过3.0的599篇、IF超过10.0的114篇),发表专著5部。申请专利600余项,其中国际发明专利26项、国内发明专利559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授权专利242项。新能源所自建所以来就重视服务地方企业,并成功实现了磷酸铁锂、磷酸锰锂、石墨烯、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氧化锌基旋转溅射靶材、碳纳米管原粉生产及表面改性、呋喃二甲醇二醚研发、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等项目的产业化研发和转移。
来源:新能源技术研究所官网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初末)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