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治疗大步迈进背后的推手——纳米药物


来源:中国粉体网   青黎

[导读]  近年来,纳米技术以突飞猛进之势在抗肿瘤治疗研究中占据一席之地以试图提高治疗效率和安全性。

中国粉体网讯  最近,哈佛医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MIT)合作解决了纳米颗粒研发的难关,他们借助一个创新的癌细胞研究平台,对35种不同类型的纳米颗粒与约500种癌细胞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揭示了癌细胞在吸收不同纳米颗粒时的生物学特征


这一发现可以极大推动研究者开发针对特定类型癌细胞的纳米颗粒,或者根据癌细胞来设计吸收率最佳的纳米颗粒。相关论文已经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在与肿瘤抗争的漫长岁月里,传统肿瘤治疗方法的固有缺陷不容忽视。随着生物学、医学、化学和材料科学等学科的发展和交叉融合,肿瘤诊断和治疗逐步进入新时代。近年来,纳米技术以突飞猛进之势在抗肿瘤治疗研究中占据一席之地以试图提高治疗效率和安全性。以抗肿瘤药物输送、光热疗法和纳米催化治疗等为代表的治疗策略在“高效低毒”抗肿瘤治疗方案中引起了广泛关注。


抗肿瘤药物输送


利用纳米材料为载体实现抗肿瘤药物输送是癌症治疗行之有效的重要手段,通过纳米载体与客体药物分子之间、纳米载体与肿瘤微环境之间独特的物理化学相互作用,使抗肿瘤药物有效进入肿瘤细胞,从而提高肿瘤治疗效率。典型的抗肿瘤药物输送纳米载体包括但不限于固体脂质纳米颗粒、脂质体、胶体纳米颗粒、碳纳米管、介孔硅纳米颗粒和磁性纳米粒子。


代表性抗肿瘤药物输送纳米载体:固体脂质纳米颗粒(a)、脂质体结构(b)、聚合物纳米颗粒(c)、碳纳米管(d)、介孔硅纳米颗粒(e)和磁性纳米颗粒(f)

(图片来源:丁涛.界面工程化聚多巴胺复合纳米药物构筑及肿瘤治疗研究)


光热疗法


光热治疗(PTT)作为最有前途的微创肿瘤治疗方式之一被广泛研究。光热转换试剂通过吸收激光而产生热量,导致肿瘤组织热损伤和细胞坏死。PTT克服了传统热疗对肿瘤组织加热的非特异性缺点。光热转换试剂能够将近红外光照区域聚焦在肿瘤部位,导致肿瘤局部热损伤,大大降低对健康组织的破坏。目前,小分子的纳米颗粒、半导体聚合物、金属纳米颗粒以及碳基纳米材料等光热转换试剂的开发为PTT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纳米催化治疗


纳米催化药物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迅速发展催生了“纳米催化医学”的概念,有望推动纳米催化治疗的进一步发展。从2012年氧化铈纳米颗粒被用于缺血性中风治疗以来,研究者不断改进技术以努力实现纳米催化的高效率和选择性,其中“纳米催化药物”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和发展极其迅速。目前的纳米催化药物大多为无机金属氧化物如Fe3O4、TiO2和CeO2等,这些物质在生理体系中可能存在降解性低的问题,从而导致机体的副作用。如何在复杂生理条件下保证纳米催化剂的高效性和稳定性以提供足够的催化治疗效果,也是抗肿瘤纳米催化药物构筑中面临的重大挑战。 


小结:


纳米药物在疾病诊断、药物和基因递送及疫苗研发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已获临床批准及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纳米药物已超过200种。1973年到2015年间向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递交的359个纳米制剂申请中,用于医疗的纳米药物占94%,其中绝大多数为肿瘤治疗,表明了纳米药物在肿瘤治疗领域发挥的关键作用。


参考来源:

1、药明康德:前沿 | MIT、哈佛《科学》重磅研究:纳米颗粒治疗癌症,我们前进了一大步!

2、丁涛.界面工程化聚多巴胺复合纳米药物构筑及肿瘤治疗研究

3、王昊宇, 许慧敏等.纳米药物在肿瘤治疗与临床应用的发展与挑战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青黎)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



推荐5

作者:青黎

总阅读量:5106834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