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做强创新药引擎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跑出加速度


来源:科技日报

[导读]  将生物医药作为三大先导产业之一的上海,正全力做强创新药引擎。按照规划,到2025年,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将达到1.2万亿元,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策源地。

中国粉体网讯  上海是中国现代生物医药行业的发源地,这里诞生了我国第一支青霉素,为国家健康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从1992年布局生物医药产业算起,历时近30年发展,位于上海的张江科学城已成为国内生物医药领域研发机构集中、创新实力强、新药创制成果突出的产业高地。上海生物医药正在创造全国乃至全球多个“第一”的纪录。


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和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是中央赋予上海的重大使命。2021年,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规模为7617.14亿元,约占上海当年GDP总量的1/6,创历年新高。


将生物医药作为三大先导产业之一的上海,正全力做强创新药引擎。按照规划,到2025年,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将达到1.2万亿元,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策源地。


6大产业园联动发展


上海市生物医药企业数量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2021年上海市共有6066家生物医药相关企业,同比增长率接近100%,企业数量占全国企业数量的14.51%。上海生物医药从业人员超过24万人,院士等高端人才和创新药人才占全国的1/4。全球排名前20的药企中,有17家将中国总部设在上海,14家将研发总部或创新中心设在上海,5家将生产中心设在上海。上海获批的国家一类新药长期占到全国的1/4到1/3。


近年来,在一系列政策密集出台的背景下,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已逐渐形成了以张江生物医药创新引领核心区为轴心,以临港新片区精准医疗先行示范区、东方美谷生命健康融合发展区、金海岸现代制药绿色承载区、北上海生物医药高端制造集聚区和南虹桥智慧医疗创新试验区为依托的“1+5+X”生物医药产业空间布局。6大产业园区被赋予不同产业定位,联动并错位发展,形成合力。上海着力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其中,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已形成一定的生物医药企业集聚,并与张江、临港等地错位发展,承接其生物医药产业的落地转化。


“上海在推动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发展中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这两个关键词,在实践中完善张江研发+上海制造+协同发展,巩固全球创新网络核心节点城市作用。”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秘书长陈少雄说。


目前,上海已具备生物药、创新药、高端医学影像与医疗器械等全产业链发展的格局,集聚了迪赛诺、艾力斯、君实生物、联影、微创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在医疗临床、医学影像、生物信息与医学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展开特色化发展。


多年积淀,上海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已经逐步显现。近20年,上海在生物医药领域的专利申请呈现了快速增长的态势,尤其是近年来创新主体的海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数据显示,近10年来上海医药领域的PCT专利申请量逐年增长,目前共有2855件专利进行了PCT申请,且100%都是高含金量的发明专利。


从“中国新”到“全球新”


作为生物医药产业地图的“轴心”,张江生物医药创新引领核心区正在创造全国或全球多个“第一”的纪录。


和记黄埔医药的一类新药呋喹替尼上市,这是首个在国内自主研发的抗肿瘤新药;再鼎医药的尼拉帕利上市,这是全球第一个获批的适用于所有铂敏感复发卵巢癌患者的PARP抑制剂;君实生物的一类新药重组人源化抗PD-1单克隆抗体获批上市,成为首个上市的国产PD-1产品。此外,还有不少企业在前瞻性领域发起挑战。


张江药谷是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目前上海张江科学城已集聚1400余家生物医药创新主体,全球医药前10强中有7家入驻张江;全球医药20强在张江设立9家开放式创新中心。张江培育的一类新药上市数量占全国的近1/3,目前拥有在研药物品种超过600个,一类新药占比超过50%。


经过近30年的发展,从新药研发到量产上市,张江搭建了全链条的公共服务体系。上海光源、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等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齐聚张江。“有了上海光源,大家就不用远赴国外做实验了。”华领医药创始人陈力说。


回溯发展历史,2016年6月27日,上海药品审评核查中心在张江药谷挂牌成立;2017年5月,上海张江跨境科创监管服务中心运行,实施“关检一体化”后,张江企业的通关时间,从过去的平均两三天缩短到当天就能完成通关手续;2019年4月,张江创新药产业基地成立,张江生物医药产业研发能力领跑全国。2020年12月22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检查长三角分中心、医疗器械技术审评检查长三角分中心正式挂牌。10多年来,张江涌现出了一批极具创新性的制度突破,贯穿研发创新、审评审批、产业化等产业发展的多个环节。


经过多年的不断努力,如今张江生物医药产业综合实力已经位居全国第一,企业总数、医药工业百强企业数、上市企业总数、发明专利申请数量、药物临床试验数量、CDE药品受理总数、上市二三类医疗器械数量等多项指标全国领先。


打造“创新药”生态圈


以张江为核心引领,参与全球生命科技竞争,发力“全球新”产品,上海将着力打造世界级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自2018年起,阿斯利康、强生、赛诺菲等多家全球著名的跨国制药企业从首届进博会起就是常驻参展企业:全世界最小的心脏起搏器、全世界最薄的血压仪、全世界最快的免疫分析仪、全球首台婴幼儿专用核磁共振仪等新技术新产品一一亮相。


2019年6月13日,科创板正式开板。2021年,科创板生物医药集群迅猛发展,从57家扩容至93家,占科创板所有上市公司20%以上。以新冠检测、创新药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在产品商业化、抗击疫情方面持续发力。2021年,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投融资事件数为154起,投融资金额达到358.33亿元。


创新效益溢出,本土“创新药”出海频繁、交易规模也逐年提高。以张江为公司总部的生物医药企业在长三角地区辐射溢出项目超过200个,张江企业在全球开展的创新药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项目超过50个。国际化创新布局提速,2020年全年张江跨境医药技术许可交易量占全国的比重近30%,也创下了单项合作潜在价值近30亿美元的纪录。


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共振,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将迎来新的腾飞。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青黎)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



推荐2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