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粉体网讯 12月9日,记者从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获悉,该院朱凌云教授领衔的电池创新研究团队与清华大学张兴教授团队合作,针对硫化物全固态锂电池的合金负极充放电失效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全固态电池研究中广泛使用的高稳定性锂铟合金负极,在高负载、大电流循环下出现不稳定性且形成大量锂铟枝晶,最终导致了长循环后固态电池的失效,同时经过系统分析揭示了合金负极的失效机理,为全固态锂电池和面向实际应用的合金负极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该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自然》子刊《自然通讯》。
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科技发展部副部长王振宇博士介绍,研究结果显示,长期循环的全固态电池中合金负极界面的动力学不稳定性是必须重视的改进目标。提高硫化物电解质的电化学稳定性,或者研发具有抑制负极界面反应的新型负极,同时提高固态电解质薄膜的致密度将是实现全固态锂电池长寿命的有效手段。
该项研究由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重大科技专项“全固态锂动力电池关键材料硫化物电解质制备技术”项目资助。据介绍,这项研究结果是硫化物全固态锂电池合金负极充放电机理研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中国科学家在固态电池研究特别是负极界面变化研究方面取得的具有重要学术意义的成果。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平安)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