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加快充换电、加氢站布局,推进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清洁化运输装备大发展


来源:中国汽车报

[导读]  11月30日,交通运输部以线上方式召开1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刘鹏飞介绍了交通运输系统深入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情况。发布会上对交通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有关情况进行了通报。

中国粉体网讯  11月30日,交通运输部以线上方式召开1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刘鹏飞介绍了交通运输系统深入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情况。发布会上对交通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有关情况进行了通报。



综合运输服务十四五规划出台


近日,交通运输部印发通知,《综合运输服务“十四五”发展规划》(下简称《规划》)发布出台。刘鹏飞在会上对这一《规划》进行了解读。“‘十四五’时期,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等各种运输方式将向综合一体、服务协同、深度融合的新阶段转变。围绕客运‘零距离换乘’、货运‘无缝化衔接’目标,《规划》从多个方面作出了部署,推动各种运输方式一体化融合发展。”刘鹏飞介绍道,交通运输是碳减排的重点领域,《规划》将以降碳为目标,加快构建绿色运输发展体系。


其中,清洁化运输装备和创新货运组织模式,成为重要看点。据刘鹏飞介绍,根据《规划》要求,将加快调整交通能源结构,积极推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船舶在运输服务领域应用,加快充换电、加氢等基础设施规划布局和建设。持续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同时持续推进邮件快件包装绿色化和轻量化发展。预计到2025年,城市公交、出租汽车、城市物流配送领域新能源汽车占比,分别达到72%、35%和20%。


而加快创新货运组织模式则将深入推进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创建,加快形成“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城市货运配送服务体系。积极推动标准化周转箱等物流单元循环共用,推动“互联网+货运物流”高效发展,加快推进货运组织绿色化、集约化转型。预计到2025年,重点建设100个左右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


此外,在交通运输总体方案框架下,交通运输部将研究运输服务领域低碳转型政策措施,完善运输服务领域能耗和碳排放监测、报告和核查体系。不断加快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巩固“公转铁”“公转水”成果,持续推动大宗货物和中长途公路货运向铁路、水运转移。同时深入开展绿色出行行动。大力提升公共交通服务品质,优化慢行系统,增加绿色出行吸引力。


冬季能源运输保障有力有序


刘鹏飞在会上介绍了今冬明春能源运输保障工作的相关情况。“在10月上旬部署做好煤炭、天然气等能源物资运输服务保障工作的基础上,10月2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交通管控与运输保障专班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对符合疫情防控条件的货运驾驶员和车辆不得限制通行。本月初交通运输部召开了今冬明春能源运输保障视频调度会议,对能源物资运输保障进行再动员、再安排、再部署。”刘鹏飞表示,“交通运输部领导实地调研督导,赶赴发电公司和港口码头,深入调研了解水路运输保障情况,听取意见建议,要求交通运输部门和有关企业抓紧抓实抓细运输保障各项工作。”


针对受疫情防控影响公路运输个别路段出现受阻情况,刘鹏飞表示,交通运输部指导有关省份加强沟通对接,通过采取“点对点”运输、为货车司机提供就近核酸检测服务等措施,确保主要运煤通道和省际交界路段公路运输畅通有序。针对近期北方地区降雪,调度东三省及京津冀等重点省份交通运输部门,加强除雪除冰作业和应急值守,强化煤炭公路运输保通保畅。


针对可能出现的极端恶劣天气等情况,交通运输部也指导各地依托骨干运输企业建立应急保障车队,强化运力储备,完善应急预案,做好应急处置,确保突发情况下能源运输不断链、有保障。


关注交通运输新业态从业人员


11月中旬,交通运输部会同中宣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交通运输新业态从业人员权益保障工作的意见》(下简称《意见》),在本次新闻发布会上,刘鹏飞也做了专题介绍。


“《意见》针对当前社会各方反映的突出问题,结合各部门职责,提出了加强新业态从业人员权益保障工作的举措。”刘鹏飞表示,“《意见》从完善平台和从业人员利益分配机制,支持从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保障从业人员合理劳动报酬,保障从业人员获得合理休息,改善从业环境和工作条件,加强对从业人员的人文关怀,促进网约车平台企业合规发展,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是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强化工会组织保障作用等十个方面对从业人员的权益加强保障。下一步,交通运输部还将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和督促地方认真组织实施,切实把交通运输新业态从业人员权益保障各项举措落到实处。”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波德)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请告知删除!


推荐8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