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研发技术使稀土资源回收率超90%


来源:中国科技网

标签稀土
本报讯(记者李禾)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教授7月27日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说,在国家支撑计划“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项目的支持下,我国在20多项重污染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和装备上获得突破。其中,自主研发的稀土清洁生产技术,使稀土铈和伴生资源氟、钍回收率大于90%;开发的铬盐清洁生产技术与新工艺,资源转化率接近100%,含铬废渣近“零排放”。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重大项目于近日通过科技部组织的验收,陈吉宁是该项目负责人。

  陈吉宁介绍,除稀土外,还开发了铬盐清洁生产关键技术与新工艺,资源转化率接近100%;研发的硫化锌清洁冶炼新工艺,固体排放物减量50%;皮革清洁生产关键技术及构建绿色产业链获得成功,综合经济效益提高20%―25%;研发的苎麻清洁生产工艺集成技术,苎麻废物综合利用率大于85%;再生纤维素清洁生产关键技术与工艺,降低能耗40%以上;开发的废轮胎1万吨/年热解反应炉,废轮胎资源近100%利用;纸铝塑废弃包装材料回收再生新工艺,使材料回收率超过90%等。”陈吉宁说,通过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工艺和典型废物资源化关键技术的突破,带动了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升级。

  据悉,该项目共完成重大示范工程12项,建成中试线160条;申请国内专利331项,其中122项获授权,申请国外专利中3项获授权;完成新产品、新装置、计算机软件等86项,分别起草国家和行业标准35和31项;发表科技论文788篇,出版科技著作24部;科技成果获得省部级和行业协会二等奖以上12项。
推荐8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