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粒度仪标准物质:精度与可靠性的保证


来源:北京海岸鸿蒙标准物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在现代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颗粒物的粒度分布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参数。无论是药物制造、食品加工还是材料科学等领域,精确测量颗粒的大小对于确保产品质量和性能至关重要。激光粒度仪作为当前最常用的一种粒度分析仪器,以其快速、准确、重复性好的优点而广受青睐。然而,即便如此先进的仪器,如果没有适当的校准和验证,也难以保证其测量结果的高精度和高可靠性。这就引出了一个关键问题:如何确保激光粒度仪的测量精度?

image.png

激光粒度仪的工作原理

激光粒度仪的工作原理基于激光散射理论。其基本工作流程如下:

 

光源发射:仪器首先发射一束单色激光(通常是氦氖激光),通过光学系统聚焦后照射到待测样品上。

颗粒散射:当激光束遇到颗粒时,会发生散射现象。不同大小的颗粒会散射出不同角度的光信号,小颗粒散射角大,大颗粒散射角小。

信号收集:散射光信号被一系列探测器收集,这些探测器分布在不同的角度上,能够捕捉到不同散射角的光信号。

数据分析:收集到的散射光信号经过计算机处理,通过米氏散射理论或夫琅禾费衍射理论计算出颗粒的粒径分布。

控制测量精度的重要性

尽管激光粒度仪具有诸多优点,但要确保其测量结果的高精度和高可靠性,仍需进行严格的控制和校准。这不仅涉及到仪器本身的性能,还包括样品制备、环境因素和数据处理等多个方面。具体来说:

image.png

仪器状态:定期检查和维护仪器,确保光学系统和电子系统的正常运行。

样品制备:样品的分散状态直接影响测量结果。需要确保样品充分分散,避免团聚现象。

环境因素: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可能影响测量结果,因此需要在稳定的环境中进行测量。

数据处理:合理的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减少误差,提高测量精度。

然而,即使在上述所有条件都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仪器的长期稳定性和测量的一致性仍然需要进一步的保障。这就引出了标准物质的重要性。

 

标准物质的作用

标准物质是一种具有已知且稳定粒度分布的物质,用于校正和验证激光粒度仪的测量准确性。通过将标准物质的已知粒度分布与仪器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可以检测和调整仪器的测量误差,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具体作用如下:

 

校准仪器:标准物质可以帮助检测和调整仪器的测量误差,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验证性能:定期使用标准物质进行校准,可以验证仪器的性能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问题。

提高可信度:使用经过认证的标准物质,可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可信度,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选择和使用标准物质

选择合适的标准物质对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基本的选择和使用建议:

 

代表性:标准物质的粒度范围应覆盖待测样品的粒度范围,以确保校准的有效性。

稳定性:标准物质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应保持良好的物理化学稳定性,避免因环境因素导致的粒度变化。

可追溯性:理想的标准物质应具有可追溯性,即其粒度数据可以通过国际认可的方法和标准进行验证。

适用性:根据待测样品的特性和测试目的选择适合的标准物质,例如水溶性或油溶性标准物质。

正确使用标准物质

正确使用标准物质是保证测量结果准确性的关键。以下是一些基本的操作建议:

 

准备:在使用前,仔细阅读标准物质的说明书,了解其正确的使用方法、存储条件以及可能存在的限制。

校准:按照仪器制造商提供的指南,定期使用标准物质对激光粒度仪进行校准。这不仅可以检测仪器的性能状态,还可以及时发现并修正潜在的测量偏差。

记录:详细记录每次使用标准物质进行校准的数据,包括校准日期、操作人员、标准物质批号等信息,以便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和仪器维护。

激光粒度仪标准物质是确保测量精度和可靠性的重要工具。通过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标准物质,可以有效提升激光粒度仪的测量性能,为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持。

 image.png

海岸鸿蒙颗粒标准物质的研发已经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前沿水平,目前共有200余种颗粒标准物质,其中PM2.5、可见异物等百余种标准物质的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的空白,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为国家一级、二级标准物质。其颗粒产品包括颗粒标准物质和功能微粒两大类,共有3000多种产品,涵盖颗粒尺寸从30纳米到2000微米,涉及聚苯乙烯、二氧化硅、金属、胶体金和多元琼脂糖等不同材质以及彩色微粒、荧光微粒、磁性微粒等不同功能的微粒产品。


推荐0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