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硫化物固态电解质需求预计将呈指数级上升 ——专访上海交通大学张希教授


来源:中国粉体网   苏简

[导读]  本期为您分享的是中国粉体网对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上海屹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希先生的专访。

中国粉体网讯  随着电动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长续航、快充、安全问题已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兼顾高能量密度与安全性的固态电池是公认最具前景的下一代动力电池,为深入交流探讨当前固态电池技术、成本、产业化等发展现状,2024年1月18日到19日,由中国粉体网主办的第五届高比能固态电池关键材料技术大会在江苏昆山隆重召开,会议期间,我们邀请到了业内专家、学者,优秀企业家代表做客对话栏目,进行访谈交流。本期为您分享的是中国粉体网对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上海屹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希先生的专访。


张希,现为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智能汽车研究所所长,汽车动力与智能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同时担任上海交大科技成果转化企业—上海屹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智能电池管理技术与全固态电池材料信息设计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目前为全气候电动汽车电池及其管理国际学术研究联合体委员、中国全固态电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专家委员会委员等。



中国粉体网:首先请您介绍一下上海屹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张教授:上海屹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由上海交大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个企业,成立于2021年。在学校前期研究过程中,我们形成了一定的成果,然后通过学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合规化流程,在上海市临港新片区成立了企业,所以我们上海屹锂科技的技术成果来源是上海交大,但也是一个完全市场化的企业,专注于提供全固态电池和电解质材料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的企业。


中国粉体网:请您介绍一下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合成的产线设备?


张教授:因为我们现在是按照放量去生产,就是按照吨级的产能来设计的设备,所以有些设备还是靠自己去研发,包括细化、大的球磨设备都是需要自己研发。


刚才在报告过程中也在讲,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制备是把原材料加入混料设备,通过规模化烧结和细化工艺,最后形成不同粒径的电解质粉体。对于粉体性能验证,除了常规的离子电导率、粒径、有无杂相分析之外,还需要通过制备电池样品做验证。目前我们生产的硫化物电解质粉体离子电导率在冷压条件下已超过16mS/cm。


中国粉体网:上海屹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硫化物固态电解质领域的产业化进展如何?


张教授:目前,我们已经开始给一些企业供货,比如宁德时代,我们目前跟比亚迪在洽谈合作,应该也会很快落地,所以说,我们对于今年的预期肯定是比2023年要更大的放量,但是我没想到从年初的趋势来看是超出预期的,它放量的幅度是远超我们想象,所以我们原来设计的吨级产线可能不一定能满足需求,可能还会进一步的进行放量。


对于市场情况,由于大家对于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的研发需求上去了,就带来前端材料的需求也上去了,我个人认为硫化物固体电解质需求可能是会呈指数级上升的趋势。


中国粉体网:目前影响硫化物固体电解质量产的因素有哪些?


张教授:首先,是硫化物空气稳性的问题,它可能需要在充满惰性气体如氩气这样无水无氧的环境中生产,对于现有生产设备,一般来说不可能考虑无水无氧的氩气环境,所以在设备端的改造或创新研发是非常关键的。


二是,如果生产过程中万一由于设备破损产生硫化氢的产物,就必须要有一些措施对它进行回收和处理,不能造成风险问题,这个是必然要考虑的因素。


三是,在生产过程中要考虑产品的批次稳定性,就是我们设备虽然是一样的,但是批次不一样,所以对生产的工艺、环境等要求需要进行固化,进行标准化的设计。


中国粉体网:上海屹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来的发展规划以及目标是什么?


张教授:我们希望给全行业来提供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也是赋能到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产业的发展,国家现在是在新能源爆发以及电池可能面临换道的关键时候,如有这样一些材料供应才能保证各个科研机构、企业来加快研发进度,对国家的全固态电池产业,以至到新能源汽车整个产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希望做这样的一个贡献。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苏简)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

推荐8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