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来源:中国粉体网   茜茜

[导读]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资源所)成立于1956年,是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正局级公益二类科研事业单位,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承担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和前沿性矿产资源领域应用基础研究和地质调查工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矿产资源基础信息资料,并向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

中国粉体网讯


研究所介绍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资源所)成立于1956年,是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正局级公益二类科研事业单位,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承担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和前沿性矿产资源领域应用基础研究和地质调查工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矿产资源基础信息资料,并向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


 


截至2020年10月,资源所在岗人员278人,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占87%,拥有博士学位的占74%,高级职称人员占55%。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获得者2人,何梁何利奖获得者1人,光华工程科技奖获得者2人,李四光、黄汲清地质科技奖获得者7人,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1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1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首席科学家3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地资源勘查开采”专项首席科学家7人,中国地质学会金银锤奖22人。设有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两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分别有7个博士学位和8个硕士学位授权专业;设有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8年获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称号,是我国矿产资源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现有博士后17人,在读研究生93人。 


资源所秉持“科技兴所、人才强所、依法治所”理念,促进优秀人才成长,注重实施大项目大团队机制,以科技创新引领、支撑、改造地质调查,着力提升依靠科技创新解决资源环境重大问题和地球系统科学问题的能力,在矿产资源领域做出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近10年来,“青藏高原地质理论与找矿重大突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中国东部中生代隐伏金属矿找矿理论技术创新与重大突破”等3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东部板内燕山期大规模成矿动力学模型”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获省部级科学技术成果奖53项,其中一等奖35项。同时资源所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获第二十一届中国专利奖优秀奖1项,获授权国家专利82项,其中发明专利58项。


矿产资源研究所组织机构


现有综合管理机构9个、技术业务机构9个。拥有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盐湖资源与环境等2个部级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矿物学专业委员会等5个专业机构挂靠资源所。1个重点实验室创新平台,下设1个重点实验室办公室,1个深地资源研究室和3个实验室;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下设5个研究室。资源所与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矿床地质》,刊发矿产资源领域最新研究成果。


 


研究领域


一、成矿过程与成矿规律研究


研究不同构造背景下矿床形成、演化特点,成矿物质迁移-集聚-淀积的物理、化学过程和机理;开展区域成矿规律、成矿模式、成矿系列及成矿谱系研究,建立大陆成矿体系,揭示矿床形成、演化的自然规律。


二、盐湖综合资源调查评价与非金属、稀有金属研究 


开展盐湖矿产资源、嗜盐生物资源和热水资源的综合调查、综合利用及其环境的研究;研究钾、锂、硼、铯、铷、粘土等重要非金属、稀有金属资源的形成环境和形成机理及开发利用技术研究。


三、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成矿远景区划


研究重要成矿区带的成矿特点,开展区域成矿远景规划和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建立不同级别矿化单元评价的指标体系,完善矿产资源评价的理论方法体系;发展深部资源探测新技术、地球物理反演技术、矿化信息识别提取与集成分析技术以及资源定量评价技术。


四、矿物学与矿物材料研究


研究矿物物理化学性质、矿物微区成分和结构;开展矿物系统立典研究;通过实验矿物学研究,反演成岩成矿环境;实验研究矿物新性能,研发矿物新材料。


五、海洋及非传统矿产(能源)资源研究


开展大洋多金属结核、结壳和块状硫化物矿床的调查评价、形成机理及分布规律研究;开展天然气水合物等新能源调查评价、成因机制及其它新类型和非传统矿产资源研究。


六、矿产资源战略与可持续发展


开展全球及区域矿产资源战略研究、典型地区地球化学背景和环境基线,以及矿山环境评价模型研究,构筑资源-环境-经济技术综合评价新体系,为政府宏观决策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重点实验室


☆盐湖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


矿产资源所科研成果综述


资源所近5年间实施的重点项目(95项)


 


资源所近10年荣获的各类科学技术奖(25项)


 


资源所取得的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典型的科研成果:


1、完成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国家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深部矿产资源勘探技术”项目,由吕庆田研究员科研团队牵头完成。国家973计划“中国海相钾盐成矿规律及预测研究”项目,由刘成林研究员科研团队完成。国家“973”计划项目“我国富铁矿形成机制与预测研究(2012-2016年),由李厚民研究员科研团队完成。


2、创新成矿理论与技术方法,实现大宗紧缺和战略新兴等矿种的找矿突破,保障国家资源安全。创新建立青藏高原斑岩-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勘查模型,指导冈底斯北缘发现首例低硫化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累计新增预测铜矿远景资源总量超过3000万吨(金属量),其中铁格隆南矿床深部铜矿资源量超过1500万吨(金属量),金100吨,为藏西北铜金矿大型资源基地建设奠定了资源基础。通过理论创新与钻探验证,王登红研究员科研团队在四川甲基卡探获锂矿资源量100余万吨(Li2O),达到超大型规模,全区探获资源量超过200万吨,为规划建设川西国家级锂矿基地奠定了资源基础。由郑绵平院士团队牵头实施的“西部地区钾盐矿产远景调查评价”地调项目,以富钾锂卤水和海相固体钾盐为主攻方向,在柴达木黑北凹地累计新增钾盐资源量3.5亿吨(KCl),在塔里木盆地羊塔地区新增预测资源量4.8亿吨(KCl)。刘成林科研团队创新柴达木西部深层砂砾层卤水钾盐成矿模式,新增钾盐孔隙度资源量超过1500万吨(KCl),拓展了柴达木西部深层卤水钾盐资源的找矿空间,为柴西钾盐资源基地建设提供了资源基础。


资料来源: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官网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茜茜)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请告知删除!

推荐8

作者:茜茜

总阅读量:4439736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