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大在玻璃形成能力研究中取得进展


来源:中国科技大学

[导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徐宁研究团队在双组分材料体系的玻璃形成能力研究中取得了进展。

中国粉体网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徐宁研究团队在双组分材料体系的玻璃形成能力研究中取得了进展。


液体在快速降温或加压的情况下会避开结晶而形成过冷液体,并可能在更低的温度下形成玻璃。玻璃是典型的非晶固体,结构与液体相似,在形成过程中没有典型的相变特征,因此,玻璃的本质是长期困扰凝聚态物理和材料科学界的一个难题。几乎所有的液体在特定条件下都可以形成玻璃,然而,不同的材料形成玻璃的能力有显著的差异。探索玻璃形成能力的控制因素对于玻璃材料的制备、理解玻璃化转变和玻璃的本质有重要的意义。 


由单一原子或颗粒构成的体系,由于易结晶,玻璃形成能力一般很差。化合物或不同组分组成的材料由于组成单元结构的复杂性以及在尺寸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形成几何结构阻挫来阻碍结晶,从而利于玻璃的形成。在众多玻璃形成体系中,较为简单的一类是由两种粒径不同的圆球构成的模型体系(简称双分散体系),研究表明,这种体系的玻璃形成能力与两种组分的粒径比和占比有关。以往的研究主要基于几何阻挫(熵效应)来探讨影响玻璃形成能力的因素,能量效应对玻璃形成能力的影响讨论得较少。 


研究人员以双分散体系为研究对象,采用了两类被广泛使用的粒子间相互作用势:纯排斥的Harmonic和Lennard-Jones作用势。这两类作用势的差异在于,当粒子间距为零时,Harmonic作用势依然有限(我们因此称其为软芯作用势),而Lennard-Jones作用势趋于无穷。正是由于这种差异,两类作用势体系的熔化、玻璃化转变等固-液转变温度有截然不同的压强依赖:Lennard-Jones体系的转变温度随压强单调增加,而Harmonic体系则会出现非单调变化并出现转变温度的极大值。该研究发现,由于这种差异,Lennard-Jones体系的玻璃形成能力在高密度区明显强于Harmonic体系。简单的量纲分析表明,双分散体系中的两类组分会体会到不同的有效熔化温度,从而形成熔化温度差,该熔化温度差对压强的依赖关系可以用来理解Harmonic和Lennard-Jones体系在高密度区玻璃形成能力的差异:如果熔化温度差与压强呈线性,体系将维持低压极限下的玻璃形成能力,否则,玻璃形成能力将变弱;Harmonic体系与Lennard-Jones体系相比,熔化温度有显著的非线性压强依赖。因此,该研究表明,表征非平衡体系性质的玻璃形成能力与热力学平衡温度有潜在的关联,从而建立起了非平衡和平衡体系的联系。该研究同时给出了通过调节作用势的强弱来调控玻璃形成能力的新方案,并且指出熔化温度和压强之间有好的线性关系的材料有利于玻璃的形成。 


6月24日,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这项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支持。 



双分散Harmonic粒子体系形成的固体结构随压强的变化。黄色和蓝色用来区分两种不同粒径的粒子,从左往右压强递增。可以看出,随着压强增大,两种粒子的分离越发明显,表明玻璃形成能力变弱。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江岸)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如侵权告知删除

推荐6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