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与轮胎“联姻”无“火花”


来源:青岛日报

[导读]  10月13日,在位于青岛高新区的青岛华高墨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团队的郭洪云将刚刚获得的第三届“市长杯”青岛市小微企业创新大赛金奖的奖杯摆放在公司的荣誉柜上。“我对我们研发的产品有信心,对于这一奖项我们早已志在必得。”看着琳琅满目的获奖荣誉,郭洪云表现得宠辱不惊。

中国粉体网讯  10月13日,在位于青岛高新区的青岛华高墨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团队的郭洪云将刚刚获得的第三届“市长杯”青岛市小微企业创新大赛金奖的奖杯摆放在公司的荣誉柜上。“我对我们研发的产品有信心,对于这一奖项我们早已志在必得。”看着琳琅满目的获奖荣誉,郭洪云表现得宠辱不惊。 


说起此次获奖的导静电轮胎,郭洪云自豪地说:“我们的石墨烯导静电轮胎是一项全新的突破,是全球首家将石墨烯材料成功应用到轮胎橡胶产品中的成果,打破了轮胎行业的‘魔三角’,不仅在轮胎的强度韧性上有了质的提高,而且还能导静电,使汽车在提高安全性能上实现了新突破。” 


石墨烯材料与橡胶轮胎,怎么会想到把这两种材料进行组合?青岛华高墨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施建新给了记者答案:“石墨烯作为一种新材料,可应用在几乎所有的领域和行业,我们公司正是看中了这种新材料的无限潜力。而随着现代科技发展,电子设备几乎填满了人们最普遍的日常生活,尤其是现在非常热门的无人驾驶概念,也代表了电子设备深度融入日常生活的一种趋向。但随着这种趋势的发展,人们对于安全、环保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石墨烯材料本身有很多优越的性能,譬如导电性好、韧性强、强度大,把它与现有的材料进行有机结合,原有产品的性能就会得到极大的优化。石墨烯导静电轮胎就是我们其中的一个尝试。” 


谈到这款石墨烯导静电轮胎的优势,郭洪云给出了一组数据:与普通的橡胶轮胎相比,采用改性石墨烯与胶质复合改性制备技术制成的新型轮胎,电导率达到1.0×10-8—1.0×10-5西门子每米。“看数据大概会不容易懂,简单说,车辆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静电,有时候瞬时间的静电电量也能达到危险的程度,而我们一般会通过在车尾部加装一根托链来导电,但是这些拖链易磨短、易脱落,有时候甚至会出现打火花的情况,不仅不能可靠导出车体静电,反而成为危险源。我们这款导电石墨烯轮胎,利用石墨烯材料本身的导电性,使轮胎面着地即可全时段、连续、可靠地导出车体静电,行车更安全。可以说,我们让石墨烯与轮胎‘联姻’,目的就是不让轮胎擦出‘火花’。” 


此外,石墨烯的强度大、韧性强特点应用在轮胎上也能极大地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根据我们的测试数据来看,使用我们的石墨烯导静电轮胎,湿地刹车距离可以缩短1.82米。据权威机构统计,缩短刹车1米可以将雨天的交通事故数量减少5%。除此之外,轮胎的使用里程将增加 40%,滚动阻力降低16.2%,节油3.2%。也就是说,用了这一款轮胎,一辆车的油耗为百公里10升,5万公里省油268.8升,能节省近1700元的油钱。” 


也正是因为拥有这些优良性能,石墨烯导静电轮胎项目斩获了第三届“市长杯”青岛市小微企业创新大赛金奖、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全国赛铜奖、第四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产品金奖等多个奖项。在这些荣誉背后,即使是华高墨烯的研发团队也早已数不清他们经历了多少次试验失败。“要兼顾强度、韧性,又要考量到车辆行驶的节油率、安全性,想达到一个近乎完美的平衡模式,就得不断地调整配方比率,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反复试验,我们最终成功研发出这一款产品。”郭洪云告诉记者。 


据了解,目前,“森麒麟—华高墨烯”导静电轮胎智能化生产线已经在青岛正式投产运行。这也是石墨烯材料在轮胎行业首次实现产业化。“我们不仅要做技术科研,更要让科研成果落地,变成实打实的产品。”华高墨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成君告诉记者,目前已有多家国内外轮胎领域的上下游企业向华高墨烯抛出橄榄枝,希望能与其合作生产性能更优的石墨烯导静电轮胎。 


除了导静电轮胎,华高墨烯在军工和海洋两领域一直保持优势,其研发的重防腐涂料、电加热救生衣、石墨烯—镁海水电池等产品也相继成功问世。“接下来,我们的研发重点将继续放在军工和海洋两方面,目前的研发新产品将聚焦在海水淡化、石油开采等领域,同时也将拓展民用领域的技术创新,尤其是在5G通讯设备散热材料等方面,我们也已经有了建设性的进展。”施建新告诉记者。


推荐8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