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提上政策日程,3D打印要来真的了?!


来源:中国粉体网   寂静

[导读]  为推动我国材料领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发展,近日,科技部发布了《“十三五”材料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国科发高[2017]92号,以下简称《专项规划》)。

中国粉体网讯  



《专项规划》里明确指出:重点发展先进结构与复合材料,以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高温合金为核心,以轻质高强材料、金属基和陶瓷基复合材料、材料表面工程、3D打印材料为重点,解决材料设计与结构调控的重大科学问题,突破结构与复合材料制备及应用的关键共性技术,提升先进结构材料的保障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一、3D打印市场分析


国际篇:


资料显示:2009年全球3D打印市场规模为10.69亿美元,此后三年保持在20%以上的速度增长,至2012年市场规模达到22.04亿美元。2013年全球3D产业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增速达到81.49%,市场规模达40亿美元。其中,美国、日本、德国占据了3D打印市场的主导,尤其是美国占据了全球近40%的比重。



数据显示:2010年-2014年间,3D打印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0.9%;2014年,全球3D打印产品和服务产值已经达到41.03亿美元,同比增长35.2%,实现了18年以来的最快增速。2015年,全球增材制造和3D打印市场销售额达到51.65亿美元,与2014年相比增长了10亿美元出头,增长率达到25.9%。


国内篇:


2014年,中国3D打印市场规模约为47.4亿元;2015年,中国3D打印市场规模约为78亿元。 预计2017年我国3D打印市场规模将达到206亿元,未来五年(2017-2021)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47.65%,2021年市场规模将达到979亿元。



二、3D打印应用的市场份额



三、3D打印产业的发展现状


技术研发


  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在3D打印研究方面,开展了积极的探索。  

我国已有部分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其中,激光直接加工金属技术发展较快,已基本满足特种零部件的机械性能要求,有望率先应用于航天、航空装备制造;生物细胞3D打印技术取得显著进展,已可以制造立体的模拟生物组织,为我国生物、医学领域尖端科学研究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撑。  


产业应用


目前,依托高校成果,对3D打印设备进行产业化运作的公司实体主要有:北京殷华(依托于清华大学)、陕西恒通智能机器(依托西安交通大学)、湖北滨湖机电(依托华中科技大学)。这些公司都已实现了一定程度的产业化,部分公司生产的便携式桌面3D打印机的价格已具备国际竞争力,成功进入欧美市场。  


一些中小企业成为国外3D打印设备的代理商,经销全套打印设备、成型软件和特种材料。还有一些中小企业购买了国内外各类3D打印设备,专门为相关企业的研发、生产提供服务。

 

3D打印产业正成为投资热点。不少相关企业纷纷考虑投资开发3D打印设备生产和服务。


四、3D打印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宏观规划和引导  


3D打印产业包含众多行业,其发展将会深刻影响先进制造业、工业设计业、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业、电子商务业及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但在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发展智能制造业的相关规划中,一些产业的关键技术被分隔开来,对3D打印这一交叉学科的技术总体规划与重视不够。 


2.企业对技术研发投入不足 


我国虽已有几家企业能自主制造3D打印设备,但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研发力量不足。在加工流程稳定性、工件支撑材料生成和处理、部分特种材料的制备技术等诸多具体环节,存在较大缺陷,难以完全满足产品制造的需求。而占据3D打印产业主导地位的美国3D systems、stratasys等公司则投巨资搞研发,掌握一大批关键核心技术。  


3.产业链缺乏统筹发展


3D打印行业的发展需要完善的供应商和服务商体系、市场平台。而目前国内的3D打印企业还处于“单打独斗”的初步发展阶段,产业整合度较低,主导的技术标准、开发平台尚未确立,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还处于无序状态。 

 

4.缺乏教育培训和社会推广


目前,我国多数制造企业尚未接受“数字化设计”、“批量个性化生产”等先进制造理念,对3D打印这一新兴技术的战略意义认识不足。企业购置3D打印设备的数量非常有限,应用范围狭窄。在机械、材料、信息技术等工程学科的教学课程体系中,缺乏与3D打印相关的必修环节,3D打印停留在部分学生的课外兴趣研究层面。


五、发展3D打印产业的战略意义


当前,全球正在兴起新一轮数字化制造浪潮。发达国家面对近年来制造业竞争力的下降,大力倡导“再工业化、再制造化”战略,提出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3D打印是实现数字化制造的关键技术,并希望通过这三大数字化制造技术的突破,巩固和提升制造业的主导权。


虽然3D打印等数字化制造的核心技术仍处在发展的初步阶段,产业还不成熟,但在产品设计、复杂和特殊产品生产、个性化服务等方面已显示其独特优势,应充分认识智能制造、数字化制造对我国的深刻影响,加快3D打印产业发展,推动我国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转变。

  

1.发展3D打印产业,可以全面提升我国工业领域的产品开发水平,提高工业设计能力。  


与传统的工业产品开发方法相比,3D打印无需开磨具,对结构和工艺的要求较低,可以把制造时间降低为以前的1/10到1/5,费用降低到1/3以下,极大地促进了产品的创新设计,有效克服我国工业设计能力薄弱的问题。  


2.发展3D打印产业,可以生产出复杂、特殊、个性化产品,有助于攻克技术难关。  


3D打印可以为基础科学技术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运用3D打印,除了在研制速度上具有优势外,可以直接加工出特殊、复杂的形状,简化装备的结构设计,化解技术难题,实现关键性能的赶超。以生物组织为原材料的制造业,可望成为高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3.发展3D打印产业,可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就业。  


随着3D打印的普及,“大批量的个性化定制”将成为重要的生产模式。3D打印与现代服务业的紧密结合,将衍生出新的细分产业、新的商业模式,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 


推荐12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